近日,邓州法院在执行一起涉企案件中,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2023年5月,南阳某保湿建材有限公司在承建某项目期间,员工油漆工李某某作业时因吊篮侧翻导致肋骨骨折。后李某某诉至法院,要求公司及公司为其投保意外险的保险公司赔偿其因此次工伤造成的各项损失。
该案经两级法院审理,最终判决扣除保险公司赔偿部分,某保湿建材有限公司另需支付李某某工伤保险待遇5.8万余元。判决生效后,该公司一直未及时履行。2025年4月,李某某申请强制执行。
邓州法院受理该执行案件后,执行干警考虑到被执行公司为企业,执行标的额也较小,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采取“柔性”分层执行策略,尽量减少执行措施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智慧查控: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企业名下银行账户、动产与不动产等,精准核查企业财产状况。另一方面通过信用预警:及时向被执行企业送达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同时依法传唤其法定代表人到法院报告财产情况,告知其不履行法定义务将承担的法律后果,可将拒不履行的企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将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网络媒体平台等渠道向社会公布其失信行为,会影响企业后期经营和信贷等活动。同时也会对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等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措施。与此同时,执行干警还积极协调组织申请人与被执行人进行沟通联系,打通纠纷症结。
执行干警“软硬兼施”的善意执行策略,最终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公司也意识到主动履行既是对劳动者的责任担当,也是企业诚信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原本消极履行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近日安排公司人员主动与执行干警联系,并现场履行了支付工伤款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