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新野县人民法院聚焦司法服务、提质降本、善意执行和破产重整,让法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2025年1-4月,该院涉企案件小额适用率69.21%,涉企案件平均审理用时缩短至16.13天,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二。
一是聚焦司法服务,打好司法为民“组合拳”。创新开展“四进企业工作法”,坚持普法教育进企业、风险评估进企业、巡回审判进企业、延伸服务进企业,2024年以来开展入企普法600余人次,帮助企业化解涉法涉诉问题53个。聚焦县域重点产业,联合行业协会,构建“法院+行业”联动解纷网络,邀请行业专家、监管单位代表、企业主管等共同座谈“会诊”,协同推进涉企纠纷源头解决。携手县消费者协会,构建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合力化解涉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建立消费“绿标签”制度,对产品质量、老年及未成年人消费保护等涉消费案件实行优先立案、审理和执行,缩短维权周期。
二是聚焦提效降本,画好实质解纷“同心圆”。采用“繁简分流+专业审判”模式,组建买卖、建工、金融等6类涉企专业化审判团队,实现“简案速裁、类案专审、难案精审”,涉企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96.55%,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16.2天。加强涉企纠纷全流程调解,诉前配合综治中心、诉中联合商会组织、判后配合上级法院、执行集合审执力量开展释法说理,推动60.84%的涉企案件以调撤方式结案。用好“新视云庭审系统”和“河南网上庭审系统”,经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申请,引导双方使用线上系统进行举证质证、开庭审理,为出行不便、地区偏远等特殊群体开庭提供便利。
三是聚焦善意执行,点亮护航企业“长明灯”。在落实“两提示一敦促”机制基础上,对言辞抗拒、态度恶劣、拒绝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的当事人等进行拒执风险提示,敦促义务人主动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常态化开展“护企暖心”“小标的案件集中执行”专项行动,2024年以来共执行到位金额2.1亿元,全力兑现胜诉权益。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对确有困难的企业和个人,多做辨法析理,慎用强制措施,执行和解841件。建立失信企业台账,定期电话回访或实地走访,做好失信后信誉修复政策宣讲,帮助32家企业完成失信修复,助力企业重塑信用、轻装发展。
四是聚焦破产重整,开好困境企业“治病方”。对涉执企业终本案件进行梳理,建立“拟执转破案件库”,引导经营困难企业进入破产程序,重点围绕破产原因、有无重生可能、是否具备拯救价值三个关键因素,精准识别出具有重整价值和拯救可能的困境企业。构建“拯救型”破产审判机制,通过和解重整,让“尚有发展潜力,暂时处于困难期的企业”浴火重生,对确实不具有救治价值或救治无望的企业,加快企业出清,充分释放生产要素,促进市场资源高效配置。2025年破产案件审理用时70天,债权回收率65.23%,破产审判工作居全市法院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