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深化禁毒宣传教育,5月22日,方城县人民法院将法庭“搬”至杨楼镇政府会议室,巡回审理一起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案件,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等百余人旁听庭审,以“零距离”普法形式营造全民拒毒防毒的社会氛围。
庭审现场:以案释法敲响警钟
2024年11月份,被告人宁某某在杨楼镇大赵庄村自家房屋门前东边和后院西边非法种植罂粟幼苗,2025年3月21日,方城县公安局民警在走访排查时发现上述两处种植罂粟点,经现场铲除并清点,宁某某共非法种植罂粟2550株。
庭审现场,气氛庄严肃穆。随着审判长敲响法槌,庭审正式开始。法庭围绕被告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问题展开了全面调查和辩论。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表示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随着法槌敲响,被告人宁某某被当庭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整个庭审过程严谨规范、节奏紧凑,让旁听人员真切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
普法课堂:贴近基层传递法治声音
庭审结束后,审判长许冬梅结合案件事实,向旁听人员讲解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危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大家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都是违法犯罪行为,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禁毒工作中来,发现身边有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把庭审开到基层,用真实案例教育群众,比单纯发宣传册更有震慑力。”一名人大代表表示。现场群众纷纷表示,通过庭审深刻认识到“哪怕种一株也是违法”,今后将严守法律红线。
此次巡回审判以鲜活案例敲响法治警钟,让群众直观感受法律威严,方城法院将持续发挥巡回审判“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通过下沉司法资源、联动基层力量,构建多层次禁毒防线,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