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漏洞百出的“租赁合同”,一场精心设计的“空城计”,在南阳高新区法院执行干警的火眼金睛下原形毕露。近日,该院在执行一起金融借款纠纷案件时,成功识破被执行人利用虚假租赁规避执行的伎俩,以雷霆手段破除执行阻力,有力维护了司法公正与金融市场秩序,彰显了法院在打击规避、阻碍执行行为的坚定决心。
案件回顾:百万债务难追回,“虚假租赁”提异议
该案系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件。被执行人臧某、刘某(化名)因资金周转,将名下两套房产抵押于银行,贷款111.9万元。但未及时履行还款义务,银行诉至法院。经生效判决,臧某、刘某应偿还借款本息合计117万元,同时银行对抵押房产享有优先受偿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对抵押房产依法进行拍卖处置,但一名自称租赁案的“租客”持一份为期十年的租赁合同并称租金已一次性支付,提出执行异议,试图阻碍执行,异议主张成执行路上“拦路虎”。面对这一情况,执行干警敏锐察觉到,所谓的“租赁”极可能是被执行人为了阻碍拍卖而设下的“障眼法”......
执行破局:走访勘查辨真伪 事实面前知理亏
为核实租赁的真实性,执行干警多面调查,核实房屋租赁情况。经核查异议人的主张缺乏必要证据,主要体现在租赁合同虽按年支付,但无房租支付记录,其声称的涉案商铺出租时间与办理抵押登记时间相近,且在签订抵押合同时,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询问调查是否存在租赁情况下,被执行人亦未如实告知。最重要的是,执行干警多次不定期现场勘察房屋的实际情况,发现屋内灰尘覆盖严重,无居住生活或经营的痕迹,通过走访银行、物业等机构,调取了相关租金、物业费、水电费、燃气费等费用支付情况,同时积极向周围邻居、物业开展走访,最终确认案涉房屋现无人居住或使用的情况。通过对被执行人及“承租人”释法明理,耐心沟通,明确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并针对其可能存在的妨碍执行的行为下发了“预处罚通知书”,自知理亏的异议申请人主动撤回了执行异议申请,被执行人承诺于7日内完成腾退,最终案涉房屋顺利拍卖成交。
企业点赞:务实高效获褒奖 司法智慧显担当
申请人曾认为该案款项即将成为“坏账”的情况下,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实现大部分债权的兑现,遂送来印有"定纷止争促和谐 公正执行促发展"的一面锦旗。承载着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认可,也是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诠释。“为高新区法院执行干警求真务实、专业高效的作风点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执行团队深入一线调查取证,破解了‘虚假租赁’这一阻碍顺利执行的问题,展现了司法智慧与担当。”
下一步,南阳高新区法院将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持续高效化解涉金融纠纷,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保障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以更坚实的司法力量护航营商环境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