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晨报》报道: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涉营商环境暨消费领域案件专项执行典型案例 破解执行难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07-08 09:27:16


   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

    □本报记者 张天一

    7月7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两级法院涉营商环境暨消费领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开展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

    执行『金点子』解开困局 经营『铁三角』合作共赢

    唐河县某建材公司与湖北省随县某矿业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调解后,矿业公司未按期履行36.2万元债务,建材公司向唐河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发现矿业公司并非有意赖账,而是资金周转暂时出现困难,如果强制执行,不仅不利于快速执行到位,还会对矿业公司造成毁灭性打击。

    执行法官在走访中发现,矿业公司所生产的石头原料质地较好,建材公司的供应商中也有资信良好的合作伙伴。于是,执行法官变身“中介”,撮合建材公司、矿业公司与案外人陈某(石子厂经营者)达成三方抵账协议:矿业公司将石头原料出售给陈某,由陈某加工成建筑材料后再供货给建材公司,矿业公司应得货款扣缴税款后,优先抵偿欠付建材公司的执行标的款。2025年5月13日,36.2万元债务通过这种方式全部清偿。

    案结后,三方发现这种合作经营模式不仅能够保持稳定的供销渠道,而且“相互牵制”可以降低债务风险,一致表示要将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继续下去。

    『赌气拒执』事出有因 『对症下药』解开心结

    王某与张某存在劳务合同关系,法院依法判决张某向王某支付劳务款。判决生效后,张某消极回避,对执行工作置之不理。在沟通中,执行法官发现张某拒不履行既非经济困难,也非对判决不满,而是对王某“因为这点钱就起诉”的行为心存芥蒂。

    心病还需心药医,对于张某拒不履行的行为,执行法官没有采取强硬措施,而是以拉家常的方式逐步缓和其对立情绪。在取得张某的信任后,执行法官从情、理、法三个维度耐心向其介绍拖欠劳务费给王某造成的困难,阐释“限高纳失”后对其信用可能造成的伤害、对抗执行和拒不执行潜在的拘留及拒执罪后果。

    经执行法官耐心释法明理,张某认识到“赌气拒执”的错误和后果,不仅履行了全部案款,还主动坦白了另一起执行案件的情况,在执行法官的协调下予以履行。

    恶意欠薪玩『躲猫猫』 六份执行裁定『亮剑』

    刘某是某餐饮公司的负责人,拖欠员工工资后“人间蒸发”。2025年6月5日,宛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根据线索突袭刘某实际居住地,将其依法拘传至法院。

    “我就欠了2000元,现在还了,还想怎么样?”面对执行干警,刘某当场支付2000元案款,试图以“案结事了”为由敷衍了事。执行干警当即出示另外5份执行裁定书,原来还有5名员工的工资被拖欠。执行干警明确告知刘某,“任何一份执行裁定书不履行,都有可能被拘留”。刘某瞬间愣住,再三声称自己没钱了。眼看刘某企图再次赖账,执行干警果断向其宣读拘留决定书。在法律的震慑下,刘某急忙联系亲友筹措资金。经过执行干警3个小时耐心释法明理,刘某迫于强大的执行压力,将6起案件共计9万余元案款筹措到位,一次性全部履行完毕。

    刚柔并济彰显执行智慧 握手言和延续合作关系

    南阳市某食品公司与社旗县某农业公司存在长期粮油购销合同关系。农业公司经营困难,质疑所购粮油价格偏高,与食品公司发生纠纷。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但农业公司未按期履行,食品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社旗县人民法院综合分析双方关系和发生纠纷的原因,确定了“强制威慑+善意引导”的执行策略。执行法官向农业公司释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并详细讲解逃避债务对商业合作关系的破坏性影响,同时还“以案说法”,通过多起执行案例,警示“意气用事”所引发的“两败俱伤”后果。

    执行法官专业、细致的法律分析与利弊阐释,使农业公司法定代表人认识到主动履行和摒弃前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将12万余元欠款全部履行到位。食品公司被执行法官真诚、耐心的工作态度感动,拿到货款后主动放弃了利息、迟延履行金、执行费等费用,并表示愿意继续与农业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双方已经破裂的合作关系得到修复。

    清场挂拍办证『一条龙』 公正高效为民『放心拍』

    李某与左某因借款合同产生纠纷,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但左某除北京市郊区一套房产外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考虑到房产市场低迷、房产处置变现困难的实际情况,邓州市人民法院执行实施团队与财产处置团队紧密配合,同步推进腾房工作与财产调查程序,确保案涉房产能够多变现、快变现。

    2025年4月9日,邓州市人民法院执行实施团队与财产处置团队详细核实案涉房产财产权属、土地规划、房产信息等相关情况后,主动帮助左某快速腾房,推进网上司法拍卖工作。由于前期工作扎实,5家竞买人参与拍卖,历经18次竞拍,于5月30日以224万余元溢价超过10%成交。

    考虑到案涉房产虽然符合“满五唯一”的免税条件,但缺乏相应证明材料,如果按照成交价差额缴纳税款,将大幅增加交易成本,邓州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兵分两路,分别协调当地派出所、居委会、民政局等部门,成功调取了免税所需全部证明材料。6月19日,买受人顺利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三方当事人对邓州市人民法院公正、高效、为民的工作作风给予高度评价。

    隐匿收入拒不执行 被判处拘役四个月

    2022年12月17日,赵某伟在某草场工作期间操作夹子机时,误伤工友乔某年。法院根据责任划分,依法判决赵某伟赔偿乔某年各项损失243452.2元。赵某伟未主动履行生效判决,乔某年向唐河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依法向赵某伟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但赵某伟未在规定时间内履行,亦未按要求报告财产状况。

    2023年,赵某伟因拒不申报财产和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先后两次被法院决定司法拘留。在此期间,赵某伟多次就判决及执行问题在微信上咨询律师。2024年1月23日至2024年7月31日,赵某伟在外务工获得工资收入26500.74元,为规避执行,他在入职时向公司提供了其妻子杨某香的银行卡作为自己的工资卡,且每月工资发放后均迅速取现。经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公诉、人民法院审理等法律程序,2025年5月12日,法院以赵某伟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其拘役4个月。③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