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法院:多措并举优化司法政务工作,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发布时间:2025-07-17 15:38:17


    近年来邓州法院积极构建“能动型、参谋型、服务型、专业型、落实型”五型司法政务体系,通过“管理创新+科技赋能+人才支撑”三维驱动,打造全链条司法政务保障机制,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保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一是精细化管理:打造高效便捷的立案服务体系

    立案是群众接触司法审判的“首道关口”,更是衡量法院服务水平的关键指标。邓州市人民法院着力提升诉讼服务,为立案诉讼服务大厅配备智能云柜、档案查询机等现代化设备,配备若干立案导诉人员,实现线上自助立案与传统窗口服务有机互补,着力打造“一站式、智能化、有温度”的立案体验。推行的“门诊式”立案模式,将商事案件立案审查时限压缩至15分钟以内,材料补正“一次性告知”实现率达100%。为更好服务民营经济主体,探索在三个人民法庭推行自主立案,为企业就近提供诉讼服务。同时,通过制定标准化服务清单,将诉讼服务事项全面纳入“好差评”系统,让司法服务可感知、可量化。目前,立案平均时长已控制在1天以内。

    二是智慧化支撑:科技赋能审判提质增效

    锚定智慧法院建设目标,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技术支撑。深入推进最高院统一部署的集立案、审判、执行、破产、信访、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网上交费、集约送达、数据中台、办文、办会、办事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流程信息化系统应用。通过科技法庭、操作记录、案件评查、流程节点监管等功能提升办案专业水平;依托智能文书编写、智能阅卷、OCR识别、思维导图、添加对比等技术提升案件辅助类业务智慧办理能力;通过移动微法院、互联网法庭等平台,为群众提供全流程线上诉讼服务,大幅提升诉讼便利度。此外,构建云策系统与营商环境质效评估平台,实现营商环境案件态势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持。2025年以来,我院各项涉营商环境指标稳居全市前列。

    三是专业化保障:构建涉企案件高效处理机制

    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为营商环境提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培训模式。通过对信息化应用组织专场培训,提升干警信息化应用能力。定期召开立案、审判、执行部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涉企案件办理中的难点问题。建立重点企业案件“绿色通道”协调机制,“立审执”关联推进。牵头与工商联、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司法联谊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立院领导包联制度,每月定期走访重点企业,积极收集解决企业司法需求36件。设立重点企业案件“绿色通道”,涉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同比缩短18%。

    四是贴心化服务:优化诉讼费退费流程

    积极推行“全流程线上退费”模式,切实降低企业诉讼成本。2022年9月以来,先后优化“钉钉”网上退费、“一张网”全流程办理等机制,实现退费服务“零跑腿”。当事人立案时即获知材料清单,结案后在线提交申请即可,承办法官、院领导、财务人员通过专网系统协同办理,审核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线上退费1891件,平均办理时效提升66%,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通过简化流程、压缩时限、全程网办,让司法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切实提升了市场主体获得感。

    五是常态化联络:精准对接企业司法需求

    将代表委员联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以“问需+问效+问策”为导向,构建“法院—企业—代表委员”三方联动机制,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以“万人助万企”“政法干警包联企业”为载体,由院领导、员额法官、中层干部“一对一”结对重点企业,定期走访调研,2024年累计收集并解决企业司法诉求36件。针对企业高频法律风险,开展“送法进企”专项活动,结合《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控指南》,提升企业依法经营能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代表委员、企业家参与涉企案件庭审观摩、执行见证、专题座谈等活动200余人次,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从立案的高效便捷,到审判执行的智慧专业,再到服务企业的贴心细致,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司法为民、护企发展的初心与担当。下一步,邓州法院将继续深耕“五型”司法政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效,以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司法动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