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
本报讯(记者 王朝荣 通讯员 李亚瑾)消费者在母婴店充值3000元,钱没花完,母婴店铺停业注销,消费者该怎么办?日前,宛城区人民法院东关法庭成功调解这起母婴店停业注销,未退还消费者预付款引发的服务合同纠纷,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于某在王某经营的母婴店陆续充值3000元,用于孩子洗澡、大人产后护理等项目。充值后,于某在该母婴店接受过服务。此后,该母婴店停业注销,于某与王某就退还预付款问题进行协商,但双方对退款金额有争议,未能达成协议。由于该母婴店的营业执照已注销,于某将王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王某向其退还预付款。
鉴于案件事实清楚,承办法官刘琳瑜第一时间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消费者出于信任,在你的店里办卡充值,这种消费形式属于预付式消费,作为商家,应当提供相应的服务。现在,你的店停业注销,按照最新司法解释,作为经营者,你应当进行清算退款。”刘琳瑜耐心释法明理,明确王某的义务和责任,并严正向王某告知不履行相关义务和责任的法律后果。同时,刘琳瑜结合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现场确认于某已接受服务的次数。最终,在刘琳瑜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扣除于某已消费的服务费后,王某一次性退还于某2300元并当庭履行,于某申请撤诉。
刘琳瑜介绍,预付式消费是一种常见消费形式,经营者向消费者收取预付款后,多次或者持续向消费者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退款难一直是预付式消费的争议热点。尤其是近些年来,“职业闭店人”“跑路人”频频出现,既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因经营困难无法履约时,应当及时依法清算;未及时清算导致消费者损失的,消费者可要求清算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该案中,店铺停业注销后未及时进行清算,王某作为清算义务人,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责任。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