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报道: “法院+综治”协同发力 打造多元解纷新阵地

发布时间:2025-08-26 09:38:58


    □河南法治报记者 王海锋 通讯员 郭琨 周海鹏 朱小旭

    今年以来,邓州市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与司法服务深度融合为着力点,主动融入市综治中心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遵循“党委领导、综治协调、司法推动、社会参与”的工作理念,通过指导调解、以案释法、委托调解等方式,积极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大调解格局,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打造多元解纷新阵地,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上成效显著。

    整合资源高效解纷

    邓州市法院作为首批入驻邓州市综治中心的成员单位,第一时间加强人员配置与硬件设施的全链条保障。派驻人员在综治中心主要开展指导调解、以案释法、委托调解、诉调对接、立案诉服、简案快审等工作。截至目前,邓州市法院按照规定选派了一名员额法官、两名法官助理、两名书记员入驻综治中心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并在综治中心设置一个诉讼服务窗口、一个法官工作室、一个联合调解室、一个审判庭。自入驻市综治中心以来,该院积极推动与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机构等单位调解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调解范围覆盖婚姻家庭、物业管理、劳务纠纷、宅基地纠纷等各个领域。

    优化模式提升质效

    该院在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坚持“法治引领、协同共治”,创新建立“双向分流”机制,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前端疏导”与“后端裁判”有机结合。立案后当事人同意调解的案件,由法院通过人民调解平台一键推送至综治中心,由专职调解员运用专业技巧开展先行调解,努力将纠纷化解于诉前,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对于调解不成的案件,则及时导入诉讼程序,做到“调有实效、诉有保障”。

    同时,该院注重从“后端”案件审理中发现共性问题和纠纷成因,及时收集梳理并反馈至综治中心,助力“前端”源头治理。综治中心据此召集相关行政单位和部门进行研判,协同施策、联动治理,将法治思维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全链条。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行业调解的专业水平,也为乡镇综治中心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协同发力成效显著

    该院入驻市综治中心以来,工作成效显著。今年以来,该院通过综治中心平台累计委托调解纠纷256起,提供法律咨询160余人次,成功调解82件(其中出具民事调解书58件、撤诉16件、当场履行8件),调解成功率达32%。未调解成功的案件均有序转入诉讼程序,实现矛盾纠纷梯次化解。在涉民生领域纠纷化解方面成效突出,聚焦家事、借贷、物业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60余件,切实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

    在专项治理方面,该院积极推动“综治主导+部门联动”工作机制: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2025年6月成功化解陈某某等7名农民工劳务费纠纷,追回薪酬6.7万元。完善青少年维权快速响应机制。针对暑期工欠薪等问题,实行“当日受理,当日调处”,于2025年7月22日高效化解高三毕业生黑某某被欠薪纠纷。针对青少年网络充值引发的服务合同纠纷,主动对接平台客服介入处理,于2025年7月8日成功化解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针对矛盾双方当事人均在外地,往返不便,无法到现场处理的特殊情况,工作人员灵活运用线上调解方式,实现“指尖上解纷”,既彰显了司法温度,也提升了纠纷化解效率。上述矛盾的成功化解,是“法院+综治”联动机制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该院将依托“法院+综治中心”协作模式,坚持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优先,整合社会调解力量,深化线上线下联动,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多元、源头化解,持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法治化、专业化水平。

文章出处: 《 河南法治报 》2025年08月26日 第 13 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