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法院:“八五”普法从娃娃抓起

  发布时间:2025-09-23 09:42:03


    法槌声清脆落下,“现在开庭!”——审判台下,一张张稚气未脱的面孔全神贯注,孩子们正在旁听一起因未成年人违规骑行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这庄严肃穆的一幕,正是邓州市人民法院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将青少年法治教育落到实处的一个生动缩影。

    旁听庭审:零距离感受法治威严

    邓州法院创新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积极采用“庭审观摩+以案释法”模式,常态化组织中小学生走进法庭。通过精选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防范校园欺凌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庭审全过程。庄严的法庭氛围、真实的案件审理,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堂直观生动的“法治实践课”。这种沉浸式教育不仅让青少年切身感受到司法的权威与公正,更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剖析,有效增强了法治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切实提升了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模拟法庭:沉浸体验播撒法治种子

    “通过扮演审判长,我不仅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和公正,也深刻体会到了法官工作的艰辛与责任。”“小审判长”周一诺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如是说。近年来,邓州法院将“模拟法庭”作为青少年普法的重要载体,在辖区内广泛推广。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法官、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完整模拟庭审流程,在沉浸式氛围中直观了解司法程序,感受法治的权威与正义,让法治精神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精准课程:“未”你定制筑牢法治根基

    邓州法院立足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积极打造“精准滴灌”式法治教育新模式。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需求,法院专门研发了系列化、差异化的法治教育课程,推动普法宣传从“泛泛而讲”向“精准施策”转变。

    在课程设计上,注重“量身定制”,聚焦校园安全、网络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领域,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生动形式,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童言法语”。法官们化身“法治讲师”,用贴近生活的案例诠释法律条文,引导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法律武器。

    品牌引领:“邓护花开”绘就普法新画卷

    2022年10月,邓州法院创新打造“邓护花开·穰和万家”少年·家事审判品牌,该品牌成功入选河南省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法治宣教新模式。

    以点带面,构建普法网络:品牌创设两个“同心圆”工作模式。一是以审判为中心,延伸庭审教育、调解、回访帮教、家教指导等功能,实现精准点对点教育,已开展教育120人次。二是组建专业普法宣讲团,以各人民法庭宣传小队为支点,深入社区、学校,形成全覆盖服务网络。自2022年以来,已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00余场,惠及群众35万余人次。

    多方协作,共建教育阵地:积极构建三个“全覆盖”体系。联合教体局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联合妇联、关工委等部门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分批建设80个“家庭教育指导站”,实现场所全覆盖;搭建“邓法家长课堂”等平台,已培训家长100余人次,形成协同配合、深度融合的普法新格局。

    创新模式,“订单式”课程与多元活动并举: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走出去”开展“法治进校园”、巡回审判、模拟法庭、法治辩论赛等活动;另一方面,“请进来”举办法院开放日。近三年累计开展校园普法200余场,覆盖师生超10万人次,有效提升法治教育的亲和力和覆盖面。

    延伸职能,“穰和万家”浸润民心:将普法阵地延伸至广场、社区、田间地头,通过典型案例倡导良好家风,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借助赶法治“大集”、播放宣传影片、邀请群众进法庭等多样形式,落实法律“六进”要求,以法治力量守护万家安宁,有效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2025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近年来,邓州市人民法院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八五”普法的重点切实放在青少年群体上,从娃娃抓起,以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法治意识深植于孩子们心中,为培养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公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