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
本报讯(记者 张天一)“杨法官,我女儿、女婿整天不回来看我,连孙子也不来,他们根本不管我,我要告他们不履行赡养义务……”日前,西峡县人民法院丹水法庭接到群众求助后,以“法理+情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赡养纠纷案件化解在诉前阶段,避免了矛盾升级。
法官杨付林接到崔老汉的求助电话后,主动联系了崔老汉的女儿和女婿。沟通中,崔老汉的女婿也很委屈:“我们在县城打工,之前常回家看父亲。两个孩子上高中后,既要打工养家,又要照顾孩子,实在太忙。即便没常回,也一直捎钱捎物。只是父亲总想让我们留老家,我们没法答应,吵了几次后,为避免矛盾才少回去的。”
摸清情况后,杨付林与崔老汉的女儿、女婿沟通,建议他们暂时调整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回崔老汉家,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同时,杨付林还特意联系了崔老汉所在村的村委会主任,邀请其一同参与调解,借助基层治理力量助力矛盾化解。
在崔老汉家中,调解工作有序展开。杨付林首先向崔老汉的女儿、女婿详细释明了我国法律中关于赡养老人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赡养父母是传统美德,更是法定义务,不能因生活安排意见不合就减少探望,这既违德也违法。”随后,杨付林又对崔老汉耐心劝解,希望老人能多理解子女的不易,不要过度苛求子女留在身边。村委会主任也结合政策向崔老汉介绍了村里能提供的帮助,消除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最后,在法庭与村委会共同努力下,双方解开心结、重归于好,这场家庭矛盾得以温暖化解。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