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
本报讯(记者 张天一)“真是太感谢法官了,不仅帮我拿到了赡养费,还让我们母子关系缓和了不少。”日前,淅川县人民法院荆紫关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赡养纠纷, 拿到调解协议的方某连连致谢。
原告方某年近八旬,身体状况不佳,近期又因一场重病导致生活无法自理,日常饮食起居都需要他人照料。方某与老伴婚后育有3个儿子,如今3个儿子均常年在外务工,平日里对母亲的关心甚少,也未按时支付赡养费。随着方某医疗开销和生活费用的不断增加,独自生活的她难以承担,在多次与儿子们沟通无果后,无奈之下申请了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3个儿子每月各自支付500元赡养费。
荆紫关法庭收到方某的案件后,庭长陈冠仰第一时间与方某的3个儿子取得联系。起初,3个儿子情绪较为抵触,认为母亲小题大做,甚至抱怨“自己在外打拼也不容易”。面对这种情况,陈冠仰耐心倾听他们讲解生活的困难,充分了解他们的顾虑后,结合《民法典》中“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等法律规定,向他们讲解赡养父母不仅是道德责任,更是法定义务,不容推卸。同时,陈冠仰拿出方某的病历与生活照片,告诉他们目前方某的情况确实需要人照顾,这点是真实存在的。
一番情法交融的沟通后,3个儿子的态度逐渐软化,纷纷表示愿意承担赡养责任。为了不让他们来回奔波,节省时间与交通成本,陈冠仰提议通过网上开庭的方式签署调解协议。庭审中,陈冠仰再次确认了三被告的意愿,明确了每月支付500元赡养费的期限与方式,同时提醒他们要多给母亲打电话、视频,别忘了常回家看看。最终,三被告顺利签署了调解协议,方某的赡养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