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法院:保险“内鬼”钻空子 骗保7万终获刑

  发布时间:2025-10-21 11:22:10


    保险,本是抵御风险的“安全网”,却被不法分子视为谋取私利的“摇钱树”。从盗用他人信息偷偷投保,到拿着他人病例四处索赔,这样的骗保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更打碎了保险行业赖以生存的诚信基石。近日,西峡法院就审理办结了一起冒名骗保的刑事案件,涉案嫌疑人被判刑。

    案情简介

    被告人张某曾系某保险公司业务员,其邻居吴某通过张某在其保险公司购买重大疾病险。后吴某因扭伤住院治疗,张某作为保险公司业务员陪同吴某就医,并协助吴某在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手续。2022年至2023年,被告人张某在吴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在10家保险公司为吴某购买保险,并用吴某的真实病例,向保险公司索赔,共获得理赔款7万余元。2023年被告人张某经公安机关电话通知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退缴全部违法所得。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用他人材料,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冒用他人名义骗取保险公司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考虑到被告人张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认罚,退缴全部违法所得,依法可从轻处罚。遂依法判处被告人张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

    法官说法

    本案中,被告人张某作为保险公司业务员,本应恪尽职守,却将职业赋予的便利异化为犯罪的“敲门砖”。他借陪同就医、协助理赔之机,悄然窃取他人的个人信息与病例材料,将这份邻里信任与职业操守一同变卖,沦为骗保的“工具”。这种“监守自盗”的行为,性质恶劣,已构成诈骗罪。

    法院的判决,既是对张某违法犯罪行为的严厉惩戒,也为广大群众敲响一记警钟:任何试图钻保险空子的“小聪明”,终将触碰法律的“高压线”,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