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法院:兄弟阋墙争遗产 法官调解挽亲情

  发布时间:2025-10-24 11:36:25


    近日,桐柏县法院安棚法庭成功调解一起继承纠纷案件。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原本因遗产分配问题争执不下、对簿公堂的兄弟二人最后重归于好,一段濒临破裂的兄弟情谊在司法温情的守护下得以修复。

    该起纠纷源于家庭内部遗产分配的矛盾。原告张某甲与被告张某乙系亲兄弟,父亲离世后,两人在遗产继承问题上产生分歧。双方曾多次就此事寻求解决未果,最终选择诉诸公堂。

    案件审理初期,双方的对立情绪尖锐,兄弟俩言语间满是指责与不满,谁都不愿做出半分让步;法庭外,其他家庭成员也因担心卷入纷争,不愿过多介入调解。一时间,案件的调解工作陷入了僵局,承办法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这一情况,法官意识到,此类家庭内部纠纷若处理不当,一纸判决虽可暂时界定权属,却可能导致家庭关系难以挽回。

    为彻底查清案情,找准矛盾根源,承办法官深入当事人所在村庄开展实地走访。法官不仅细致勘验了双方当事人父亲生前居住的房屋状况,更主动前往张某甲、张某乙家中,观察了解老人在两个儿子家庭中的生活痕迹,力求全方位掌握过往双方相处的真实情况。

    法官深知单纯依靠法律条文难以化解兄弟间的心结。他想到,若能邀请威望较高的长辈参与调解,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法官主动联系了张某甲、张某乙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诚恳说明情况,邀请其一同参与调解工作。法官与家中长辈协同发力,以“血浓于水”、“手足情深”的传统伦理为切入点,共同唤醒了双方的兄弟情谊。法官一方面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疏导积压已久的怨气;另一方面,结合事实与《民法典》继承编的相关规定,引导兄弟二人在法律框架内理性思考,互谅互让。

    经过法官与家中长辈反复、耐心的情理法交融的劝导,张某甲的态度逐渐软化。最终,张某甲主动向法庭申请撤回起诉,兄弟二人就遗产后续处理达成了庭外和解共识。一场持续已久的家庭纷争,在法官深入田间地头、用心用情的调解下,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圆满结局。

    这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安棚法庭深度践行“情理法相融”司法理念、传承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安棚法庭通过深入基层、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将调解现场延伸到百姓家门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不仅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也充分彰显了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前沿作用与司法为民的温度与担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