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法院:高效调解化纠纷 6.1万元赔偿款当庭兑现

  发布时间:2025-10-24 11:37:28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赔偿款,真是太感谢了!”近日,在西峡法院民一庭办公室里,原告高某接过赔偿款后,紧紧握住承办法官的手,激动地表达着谢意。这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不仅达成调解协议,6.1万元赔偿款更是当场履行完毕,切实维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时间回溯到2024年8月的一天,高某受南阳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雇佣,与工友杨某一同协助叉车搬运配电盘。然而,意外却在此时突然发生,叉车司机陈某驾驶叉车上坡时,叉臂上的配电盘因重心失衡滑落,重重砸在了一旁扶护的高某身上。事故发生后,高某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为身体多处损伤,住院治疗长达38天,仅医疗费就花费了2万余元。高昂的医疗费用,再加上后续康复治疗的压力,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高某曾多次与该公司及陈某协商赔偿事宜,但双方就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无奈之下,高某于2025年向西峡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二被告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查阅卷宗梳理案情,发现原被告双方对事实认定均无异议,但对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分歧较大。法官意识到这起纠纷若通过判决,不仅会拉长维权周期,还可能加剧双方矛盾,不利于关系修复。秉持着“实质性化解纠纷”的理念,法官决定将调解工作贯穿始终,力争为当事人减轻诉累。

    案件开庭当天,原被告双方情绪一度十分激动。高某红着眼眶说:“我是给公司干活受的伤,你们凭啥不赔?”南阳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则辩称:“事故是叉车司机操作不当造成的,主要责任不在我们!”叉车司机陈某也满脸委屈:“我也是给公司干活的,我不应该赔钱!”面对僵局,法官耐心听完各方诉求,慢慢安抚双方情绪。随后结合《民法典》中关于“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的相关规定,逐一释法明理。同时,法官还结合高某的住院病历、医疗费票据等证据,客观分析了各项损失,对赔偿数额进行了合理调整,并从诉讼成本、时间成本等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在法官专业且细致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逐渐放下分歧,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二被告更是以现金支付的方式,当场履行6.1万元赔偿款。原告高某接过沉甸甸的赔偿款,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场持续多月的纠纷,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案件的成功调解,是西峡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的具体实践。近年来,西峡法院持续发挥司法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减压阀”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更高效的司法服务、更务实的办案举措,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更多司法力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