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院领导到淅川走访省人大代表

  发布时间:2010-09-06 16:22:25



座谈会现场


省高院研究室副主任杨晓峰将《联络卡》交到省人大代表卢锡芳手中


省高院研究室副主任杨晓峰正在向省人大代表卢锡芳汇报有关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自觉接受监督,增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93日,受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委托,省高院研究室副主任杨晓峰在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孙峰的陪同下,来到淅川县看望、慰问该县的河南省人大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并征求意见建议。

上午,杨晓峰在淅川县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袁国华,办公室主任胡建成,荆关法庭庭长王葆兴的陪同下,首先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脚踏三省”的荆紫关镇,看望慰问在该镇工作的省人大代表卢锡芳。

据了解,现年70高龄的卢锡芳代表祖籍江苏扬州,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省管优秀专家,在桑蚕技术研究方面卓有成就。退休后,被应聘至荆紫关镇政府,主要从事桑蚕技术指导工作。

座谈会上,杨晓峰代表省高院党组就全省法院上半年工作情况向卢锡芳代表进行了简要汇报,并对省高院为保障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渠道畅通,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之家”,为代表、委员到法院监督工作提供固定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千案观摩活动”;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案件“直通车”制度等活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按照活动的工作部署,杨晓锋特意交给了卢锡芳代表一张“联络卡”,上面有其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请卢代表有什么事可随时与其联系。

卢锡芳代表对省高院党组的这一决定表示非常满意,他谈到,在人大会上,张院长的报告能能够赢得全场喝彩,是因为该报告是一份务实为民的报告,是站在人民的立场,真心诚意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的报告。近年来,法院从推行“阳光审判”的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以及为贫困当事人免交(缓交)诉讼费、免费提供住宿,对特困当事人进行经济救助等一系列措施,无不说明张立勇院长是一个“务实为民”的“好院长”。特别是前不久,人们所关注的“赵作海案件”发生后,法院能够主动作为、不遮不拦、坦诚面对、积极做好善后工作,并将59日作为“错案警示日”,让人钦佩。针对高院开展的联系代表、委员活动,他认为,法院在办理案件时,由于审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事关重大的工作,代表们在听取案件时,可以提个人意见、建议,但不能插手、干预案件的正常办理,法官们一定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公正司法。最后,他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法院最好应组织广大政法干警观看《十五贯》这部影片。

《十五贯》始创于1956年,以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大师为首的浙江昆剧团的前身浙江昆苏剧团,通过大胆创新,创作了昆曲《十五贯》,同年4月进京演出,一个半月中演出47场,观众达7万余人,出现了“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给予高度评价。奄奄一息的昆剧就此绝处逢生,创出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佳话。

它主要讲述的是:无锡县肉铺老板尤葫芦借得十五贯本钱作生意,他对女儿开玩笑说是卖她的身价钱,女儿信以为真,当夜逃走。深夜,赌徒地痞娄阿鼠闯进尤家,为还赌债盗走十五贯钱并杀死尤葫芦,过后反诬告苏戍娟犯了谋财杀父罪。戍娟出逃后,与不相识的客商伙计熊友兰同行,邻人发现产生怀疑,而熊身上正巧带钱十五贯,于是两人被扭送县衙见官。知县过于执听信诬告,定戍娟伙同他人、盗钱杀父之罪,判苏戍娟、熊友兰二人死刑。监斩官况钟觉得内中有冤,力争缓斩。他详细调查,发现娄阿鼠破绽,继而又乔装算命先生,套出娄阿鼠杀人的口供,最后将娄带回县衙,升堂问罪,澄清了黑白是非,使杀人者伏法,蒙冤者昭雪。这是一部以情节取胜的戏曲故事片,曲折复杂、扣人心弦、波澜丛生、开合自如。影片以鲜明的倾向性,批判了贪愚的昏官过于执,而对重事实、有智谋、能扶正除邪的清官况钟则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影片吸取原本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强调了况钟注重调查研究、重事实、重证据、秉公执法的优良作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也是该片经久不衰,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得人民群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后,杨晓锋等一行人还走访了其他几名淅川的省人大代表。

据淅川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丁建民介绍,淅川县法院自开展 “法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对联系”和“千案观摩”活动以来,已先后走访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00余人;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5人次,观摩庭审活动6起;收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13条,均做到认真办理,及时反馈,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代表、委员们的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W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