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印象源自书本、音乐、舞蹈,游览新疆不能不想起张骞、班超、玄奘、岑参、林则徐、王洛宾等一大批志士、伟人,他们功勋卓著,和这片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名垂华夏青史。
唱着耳熟能详的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喀什葛尔姑娘》……会非常向往戈壁的火焰山,大漠的孤烟,天山的雪峰、瑶池、牧场,记得那年盛夏和朋友相约去追寻梦中的香格里拉。
俗话说:“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从乌鲁木齐下飞机,立刻体会到西域气候的多变,出发时中原烈日炎炎,此时夜幕降临,风雨交加冷飕飕的,初冬的感觉,须穿件厚的羊毛衫正合适。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一行直奔天池。当车子在荒芜的戈壁滩奔驰,很容易让人默默地吟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赏读流传千载的经典佳作,或许诗人描绘的意境就在眼前。
车子途经几个城镇,离天池越来越近,空气变的湿润起来,窗外的景色也翠绿起来,大巴客车驶过一段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在一片树林前停下来,导游姑娘说:“天池到了”。山下三伏酷暑,山上却是秋高气爽,舒服极了。
许多高山湖泊谓之天池,知名的应当是咱新疆的天池,天池坐落在天山东端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群山环抱,碧水似镜,雪峰倒影,青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野,宛若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我们乘船缓缓绕湖一周。湖水温度很低,把手伸进水中,透骨的凉直抵心底,置身于天池的一泓碧水,眺望远处常年不化的雪山,仿佛山水在悄悄地诉说着什么,一种肃穆,一种苍桑,一种神秘感油然而生。
看见不远处有几座哈萨克毡房,径直走去,牧民亲切地和我打招呼,进了毡房,哈萨克民俗风情扑面而来,随处可见的彩色几何图形、鹿角、树枝等图案,艳丽夺目,散发着草原文化的芬芳。
天池古称“瑶池”,“天池”一名来自清代:“取天镜,神池之意。”。天池有 “东小天池”、“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观松”、“海峰晨曦”、“悬泉飞瀑”八大景观。古人讲述的许多神话故事,使天池极富魅力。
伫立湖边,沉思凝望,恍惚看到了西王母娘娘宴请群仙的蟠桃会。看到了西王母娘娘和周穆王居住的琼楼玉宇,似乎听到了“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的一声声呼唤,感受到天上人间的儿女情长。有一个最动人的传说,天池乃西王母娘娘洗澡和梳妆的地方。
天池是平静的,人们却会被这平静所震撼;天山是洁白的,人们却会被这圣洁所征服。我用湖水洗洗脸,也好沾点灵气,穿上民族服装、骑上马照张相,也好做个纪念。
天山,新疆的象征,仰望天山的明珠——天池,依依不舍地告别,怅然若失,清风牵着衣袖,相逢又要分手。细细品味,几许留恋的伤感,几许虔诚的敬畏从心头掠过,我知道纯净的天池已永驻灵魂深处。
难怪天山成为金庸笔下侠士修身的世外桃源,一方冰清玉洁之地,果然名不虚传。漫步修身养性的仙境,扪心自问,为什么总去奋力追求“不简单”呢?复杂真的能给我们快乐吗?其实,人生越简单越好。
此时此刻,只想轻轻地说:天池,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