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血荐天平

  发布时间:2010-09-27 16:39:59


一位西北政法学院的高材生,一毕业便扎根基层,一干就是10年;共审理案件1000余起,无一改判、发还,无一错案,矢志不渝地追寻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即使被确诊为肺癌之后,仍强忍着病痛的折磨,竭力坚守工作岗位,以坚韧、乐观、执著求索着生命的真谛,用顽强的毅力揭示出一个法律守护者的神圣与崇高!

他,就是河南省政法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个人、河南省审判监督先进个人、南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法官、邓州市人民法院副科级审判员史林亚同志,《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网站等媒体均报道过其先进事迹。

2004年,他被确诊患有肺癌,手术后又进行了两个月的化疗,肉体的疼痛与心理的折磨如同处在炼狱中一般。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个不幸的遭遇对他在两年后阻止一场悲剧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是一起再审离婚案件。2006年,李某与丈夫赵某被判决离婚后,李某不服原审判决,但又不通过正当法律渠道解决、反映问题,而是迁怒于原审法官,多次吵闹并砸坏了法庭的部分门窗和桌椅,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李某受到相应处罚后,法院领导决定此案由审监庭再审。

史林亚接到案件后查明,李某与前夫离婚后仍深深地爱恋着前夫,但前夫已再婚另娶,爱于是变成了恨,而且原判归其抚养的儿子非但不愿随其生活,还声明与其断绝母子关系,这一切使李某心灰意冷,悲痛欲绝,几次扬言要跳楼自杀,并表示要让伤害她的人付出同样的代价。

再审开庭之前,史林亚多次找李某谈话,不厌其烦地倾听她对原审裁判的意见,倾听她对不幸命运的诉说,并适时向她解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让她充分相信法律、相信法院。

在得知李某居无定所、四处游荡时,史林亚提出先帮她找一份临时工作,以解决她暂时的生活困难,但李某始终情绪激动、神态异常。史林亚遇到了从未有过的难题。

这一天,李某没经约见,主动来法院找到史林亚。她目光呆滞、神情沮丧,说了一番似乎是告别的话:“那该死的抛弃了我,孩子也不理我,我一个人活着还有啥意思……这件事可能牵连到你,欠你的我下辈子再还。”说完,她扭头就走。

 “等一等。”情急之下,史林亚想出了一个办法,迅速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递了过去,“你先看看这个,比较一下,想想你应不应该继续生活下去。”李某一下怔住了。这是史林亚身患肺癌的诊断证明。李某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位曾经多次苦口婆心规劝她的青年法官竟是一位身患绝症的人,一个连自己的生命之光都摇曳不定的人却一直在极力为他人点燃生命的灯火。泪水像决堤一样从李某的眼中滚淌下来。

同是不幸的遭遇拉近了史林亚和这位当事人的距离,也增加了她对史林亚的信任感。再次约见时,李某没有了满腹的怨气与抵触,反而多了几分宽容与配合,案件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责任编辑:W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