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生活的好一些,勤奋,理所应当,付出,天经地义,生活本该去努力地付出。也许,你总在清点付出的数额,也许,你总在计算回报的份量,计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一路走来,我们究竟翻过了多少个山?越过了多少条河?逝去的岁月里,我们究竟付出了多少?得到了多少回报?似乎生活处处显示数的概念,似乎时时刻刻要精打细算,似乎生活在计算中度过。
仿佛生活总是在计算中进行着,难道人生就是计算。其实,无论你的付出有多么大,收获的不一定都是成功与快乐。也许,收获了失败与困惑,也许,收获了辛酸和泪水,甚至付出了爱心,却收获了仇恨,现实中的例子有太多,太多。
自然科学必须精确思维,必须准确地计算,1+1=2,一点也马虎不得的。然而,这种精确思维模式,若运用到生活中,却行不通的,如果总习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准确计算付出了多少,得到了多少,可以肯定,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烦恼,带来很多的痛苦。
生活中的1+1,答案可以有无数个,己成为不争的事实。假如你仍旧不调换思维的方法,坚持按照加减乘除的公式,不停地计算得失,毫无疑问,会让你焦头烂额,狼狈不堪。或许,生活中的精确思维,已沦为烦恼的病因,已成为痛苦的祸根。
我是这么想的,生活真的不需要日夜地计算,那么地殚精竭虑,那么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一个小聪明,一条可怜虫,一副吝啬相,何苦自己找自己的麻烦。其实,知道自己应该付出,尽自己的责任,也就可以了。
生活中,何必计算得清清楚楚,何必机关算尽露一手,人生别指望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颗粒无收也无所谓的,哪怕收获为负数又能如何?那怕是收获了仇恨又该如何?又能如何呢?
曾有个叫寒山的人问高僧拾得:“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生活中会有很多的无奈,生活中1+1≠2。忘掉自己的付出,没关系的,只要牢记别人的给予,就可以了。大大咧咧,稀里糊涂的不再乎,缺个心眼也无妨,大马哈也挺好的,生活就会轻松幸福,只要付出过,只要尽力啦,就可以了。
生活别去精确的计算,因为,生活中的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