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立体化”打造司法全公开

——南阳中院庭审直播、文书上网、旁听监督多形式强推阳光司法

  发布时间:2010-10-19 15:54:35




1019日,一起潜逃13年的抢劫杀人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院第四审判庭开庭审理。旁听席上除了当事人的家属、9名人民陪审团成员外,还有3名媒体记者及6名南阳市人大代表。与此同时,这起案件也正通过南阳法院网进行现场直播。

1997724日,被告人张会林伙同他人预谋抢劫租用的被害人李某的摩托车,将李某骗至路边玉米地后,用鞋带将李某捆绑,并用袜子将李某的嘴塞上,然后用电警棒击打李某并将其扔到草丛中,致李某死亡。后张会林逃至陕西省渭南市并化名杨利结婚生子。今年313日,张会林被河南省内乡县公安局抓获归案。

今年以来,南阳中院在落实司法公开、推进阳光司法过程中,挑选重大、疑难、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媒体记者旁听案件审理过程,敞开大门,面对面接受监督。增进代表委员和媒体记者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并通过他们向社会公开法院办案的过程,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截至目前,该院共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庭审36129人次,法院的工作也赢得了人大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在落实司法公开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重视结果的公开,更加重视过程的公开,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力求司法公开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切实把司法置于阳光之下,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南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庞景玉在谈到南阳中院的司法公开化程度时充满自信地说。

庞院长说的利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包括该院实行的裁判文书上网和庭审网上直播等。其中,庭审网络视频直播工作是今年南阳法院向社会公开承诺完成的十件实事之一。通过庭审网络视频直播进一步扩大司法公开范围,拓宽司法公开渠道,增强司法透明、促进司法公正。通过满足人民群众对案件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了解法院的工作,进而争取群众对法院各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司法公信力。

“直播不仅要求技术高,对现场的掌控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电视台都很少组织,听说法院要搞案件网络庭审直播,还以为只是录播或延迟直播,今天来看后才知道你们搞的是完全意义上的现场直播,公开的力度和勇气很大呀!”南阳电视台法制频道王今英主任在观看了南阳中院组织的网络庭审直播后这样说。

在结果的公开方面,南阳中院严格按照河南省高院关于落实裁判文书上网的相关规定,实现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当事人不同意上网的外,全部裁判文书在网上“晾晒”,自觉接受网民的“检阅”和社会监督。

截至目前,南阳中院共通过网络现场直播案件10件,下一步待条件成熟后,力争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实现更多案件的现场直播。发布上裁判文书3877份,基本实现所有能上网的裁判文书全部在网上“暴晒”。

责任编辑:N.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