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彬 杨互杰 弋宁
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两级法院认真组织,强力推进,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走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排查苗头隐患,做好矛盾化解,为我市平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个原则贯彻始终
“平安建设‘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是市委、市政府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的一项民心工程,全市两级法院要以‘司法为民,走访惠民’为出发点,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排忧解难,倾听群众的心声。”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庞景玉在参加完“大走访”活动动员会后这样要求。 全市两级法院快速行动,把“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大走访”小组,详细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积极投入到“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中去。为使“大走访”活动有声有色,市中级法院确立了“五个贯彻始终”的走访原则:即宣传造势贯彻始终、化解矛盾贯彻始终、督导检查贯彻始终、总结讲评贯彻始终、选育典型贯彻始终,对各类矛盾纠纷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无遗漏的排查,坚决做到“三不离户”,即情况不摸透不离户、问题不解决不离户、群众不满意不离户,走访入户率和各类矛盾问题排查率都要达到100%,确保年底前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达到95%以上。
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共抽调参与走访干警1239人,深入1994个社区、行政村,进门入户走访群众543800人,发放法制宣传材料、入户登记卡110余万份,收集意见建议337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6580余人次,排查矛盾纠纷1295起,成功调处974起,按要求完成了市委政法委分配的走访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倾心为民解纠纷
“大走访惠民活动就是好,法官主动为俺娘俩公平分了地,这下不用再怕误农时,俺婆媳俩的疙瘩也解开了!”10月8日,社旗县兴隆镇后李村李某婆媳二人连声向“大走访”活动包村法官道谢。
几年前,李某的儿子因为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儿媳一直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可近年来,婆媳关系紧张,儿媳周某干脆打算将自己及女儿的承包地从李某户头上分出来,然而,不足七亩的承包地,不管村组干部们怎么分,婆媳二人就是不满意。社旗县法院“大走访”包村法官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找来该村的民调员,一起从情理和法理上对双方进行劝解,婆媳对立的情绪有了缓解,大家趁热打铁提出了分地方案,经过近两个小时对三块承包地的丈量,终于将土地分配完毕,婆媳二人均表示满意。
在“大走访”过程中,全市两级法院以“保和谐、促稳定”为目标,采取“一六三三”工作法,给每位走访干警发放一本走访日志、坚持对“六类重点户(人)”必访、对走访的底数做到“三个必清”,坚持“三级社会矛盾化解制”,认真记录走访家庭、人员对社会治安及法院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同时排查梳理各类矛盾纠纷,对可以自己调解的,不厌其烦地耐心入户调解,对调解不了的,逐级上报或移交相关单位办理,及时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减少了各类不安定因素,达到了化解一户,稳定一片的效果。
回访案件除隐患
全市两级法院在平安建设“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中,注重将“大走访”活动与回访案件当事人相结合,要求干警在进村入户“大走访”过程中不但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还对近期结案的当事人进行回访,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5月,唐河县湖阳镇大常庄村村民常某起诉与妻子杨某离婚,案件经法官调解双方达成了离婚协议,常某需给付杨某小麦2000斤。调解书生效后,常某却以种种理由拒绝履行给付义务。与此同时,杨某又要求将家庭所承包的农村土地经营权进行分配,常某不同意,双方僵持不下,村、镇干部多次进行调解但调解未果,杨某情绪非常激动并扬言要到北京上访。湖阳法庭庭长姚志强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与基层组织进行了沟通,为了尽快化解矛盾,他带领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进行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常某同意给付杨某现金1900元,并把四亩农村土地经营权转让给杨某使用;杨某也做出让步,不再要求给付小麦,矛盾得到了彻底解决,实现了案结事了,一起可能发生的涉诉信访案件得到了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