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发布时间:2011-04-06 15:18:43


河南省新野县人民法院全面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干警的文化素养,以提升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目标。增强团结、务实、友爱、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以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力开展,为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法院文化是指法院群体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共有的精神,是其特有的、共同遵循的一种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关联的物质表现的总和。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的灵魂,决定着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支配着法院工作人员的行为选择,制约着法院成员的思维和判断,控制着司法审判活动的道德风险,影响着法院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先进的法院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精神本质和现代司法理念,是传统法律精华和世界先进法律文化的交汇和融合,是立志献身人类正义事业的司法工作者优秀品质的积淀,它蕴含“公平、正义、高效、文明”等丰富的内涵。因此,新野法院应当从人民法院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法院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养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广大法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具有渊博的法律知识和熟练的司法技能。开展法院文化建设活动,不仅是法院自身建设的需要,而且关系国家发展的大局。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在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关系交织碰撞,社会矛盾纷繁复杂,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人民法院不仅要做到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案件,而且要把案件审理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起来,使人民法院的裁判结果为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就需要倡导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主题的法律文化,弘扬法治,使法律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而为社会所接受。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需要。法官的职业是祟高的职业,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公正执法的水平,在法官中培育、强化这种文化,一方面可以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形成一种理解司法职业特殊性的氛围;另一方面可以规范和约束法官的行为,提高法官的公正意识和使命感。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提高法院整体工作水平的需要。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新野法院在审判管理、法院改革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多项工作走在全市法院的前列。同时也应当清醒认识到,新野法院的文化建设还刚刚起步,为争先创优、打造现代化法院,提升法院整体工作水平,就必须狠抓法院文化建设,促进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法院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创建法院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法院文化的五种功能,即发挥导向功能、发挥凝聚功能、发挥约束功能、发挥激励功能、发挥感召功能。先进的法院文化能够展现新时期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让当事人及社会公众更加了解法院和法官,增加公众对法院和法官的认知、信赖,不断增进社会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推动法院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从新野法院工作实际来讲,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加强法院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法院物质文化,是以有形的实物形态存在的文化,是法院在长期的审判与建设实践中逐步积累的,物质环境包括办公环境、审判场所、司法装备等。法院要积极推进物质文化建设,要使办公条件适应发展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是打造“智能化工程”。做好自动化办公开发工作,尽快实现办公无纸化、案件流程网络化、庭审记录电脑化、档案管理电子化目标。二是打造“文化装饰工程”。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在审判区、办公区和人民法庭搞好“文化装饰”,建造彰显法治文化意蕴的景观,如警句、提示等,体现法院的文化特色,在立案大厅、信访接待中心等窗口单位设置体现人文关怀的设施,形成良好的法院环境文化。三是打造“智力资源储备工程”。建立图书资料室、阅览室,增加图书刊物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优化图书资料配置,规范图书资料阅览室的管理,实行定时开放,专人管理,不断浓化机关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图书资料重要作用,提高法官素质,丰富法官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法官情操。

加强法院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公正司法。法院制度文化,是在审判与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法院发展目标、管理哲学、群体精神以及法官现代司法理念等,并以规章制度、规范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法院全体成员行为标准的总和。一是积极开展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工作。重点改革和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执行体制和工作机制、审判监督制度、司法管理制度、法院工作运行机制等。二是认真执行《法官行为规范》,树立形象。要把学习落实《法官行为规范》作为塑造人民法官形象的重点,教育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时刻对照《规范》要求约束自身的行为。三是要加强监督,促进廉洁司法和便民司法。要通过信访接待、向当事人发放征求意见函、案件评议卡、听取执法监督员意见建议等形式,及时发现并切实解决审判和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觉接受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批评。四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和教育。要切实加强对人民法院自身的宣传,向社会展示法院的荣誉,提高社会对法院和法官的认同感。要充分发挥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讲理与讲法结合起来,并作好判后答疑工作,让当事人理解、认可并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判决,创造有利于公正司法和执行的社会和舆论环境,树立起法院良好的整体形象。

加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提升法官的综合素质。法院精神文化建设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严格落实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和全院党员干警学习日制度,采取专题讲座、理论辅导、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切实提高全体法官和其它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确保法院各项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全面加强业务建设。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着力培养、重用高素质人才;要牢固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制订周密系统的学习规划和业务培训计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法官的业务能力和案件的质量,在法官之间形成学业务、比业务,提高办案水平的良好氛围。三是鼓励和支持开展文体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严管厚爱”的管理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团结向上、严肃活泼的法院氛围。通过定期举行升挂国旗仪式,进行法官宣誓活动,适时举办法院文艺汇演和运动会等,既丰富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又陶冶个人情操,营造了和谐的人文环境,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ZN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