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整理办公室,无意中看到了黄山村二组的判决书,我的思绪也随之被翻到了三年前。
2008年我们庭受理了一件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一案,由于涉及全组107户农民的承包经营权,考虑到该案的特殊性,我们多次和镇政府的负责人进行协调,并且数次和原告派出的代表进行交涉,一遍遍地给原、被告做背靠背的调解工作。
还记得在给争议的一百亩林地进行勘验那天,原告方来了四五十余人,群众的情绪就像八月未的天气,说闷,立刻就让人喘不过气来。鉴定总算是顺利结束了,可刚刚赶到的几位群众情绪有些过于激动,我们被困住了。挡在车前面的那位农民大哥是组里的一个五保户,平日里我们接触较多,我觉得他应该不是一个让人纠结的人,没有想到这天也变得有些失控。当我倾尽全身力气握住了这位农民大哥拿砖的手腕,并对他说:“要砸,你就先从我的头上砸过去!”时,我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不过,在我这话后,这位农民大哥还是慢慢放下了握砖的手。组长说:“他一辈子光棍,就剩那点地了,这地就是他的命!我们农民太苦了。我们上访了一年多没有结果,现在政府给我们钱让我们打官司,我们只有依靠你们法院了,一定要给我们一个公道呀!”这位农民大哥在组长话音落后嚎嚎大哭起来,跪在地上使劲的磕头,他的额头渗出了血。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可此时他却跪在了我的面前!扶起他,我什么话也没有说,默默打开车门,群众让出了一条路。回头看看身后的群众和眼前这片多情的土地,我突然想流泪……
在案件的实体处理上,本着既维护农民利益追求社会效果,也要维护司法公正的原则,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判决土地承包合同无效,被告向黄山二组村民返还土地,村民向被告支付林木赔偿款。还真应了无巧不成书这话。还记得发判决书那天正好是传统节日“腊八节”,等原告他们转车来到法院时,已经快中午了。本以为原告看到让他们赔偿又会闹情绪,没想到宣判之后,他们竟然说了句:“谢谢!”这个判决结果他们觉得是公正的。组长、会计和村民代表非要请我吃饭,那阵势完如果不去铁定会伤害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因为案件,我们之间也相处了快二年,这二年里我从这些朴实的农民兄弟身上学到了很多,今天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能有这样一个好的结局,我心里倍感安慰,此时,他们已经不再是案件的当事人了,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所以,我没有过多的考虑就答应了。饭局快结束的时候,我悄悄到吧台结了帐。当会计告诉组长我已结过帐时,我看到了组长他那双饱含沧桑的眼里满是泪水。这一刻没有任何的话语,他们集体给了我一个世间最真、最美的笑脸。接触他们快两年,我第一次看到了他们的笑脸,而近两年来我因为这案件所受的辛苦和委屈,也都被这一张张笑脸给融化了。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充满了对他们的感激。信任是无字的丰碑、无言的赞美。我们可以没有美丽的鲜花和闪光的奖章,但是绝对不能没有人民的信任!作为一名执法者,我们应该时刻思考,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还有什么没有做?只要我们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办案,从人民最希望的地方做起,从人民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那么天平在人民的心中就会更加鲜亮!法律这把利剑在人民的心中就会更加的犀利!在民庭的这些年,接触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跟着那些心里装着人民的老法官,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懂得了肩负的责任,也更清楚的看到法官这个职业担着的不仅仅是道义,还有人民的一份信任!这些优秀的法官在用他们对党的事业的一片忠贞,对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在为中国的法制建设增辉。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流淌着的是他们为推动法制发展澎湃的血浪,荡漾着的是他们对人民爱的涟漪。
“法官,你一定要为我们作主呀!”“法官,你一定要公正的审判呀!”这一声声一句句,声声入耳句句撼心!法官,你的肩头到底扛着人民多少的重任?
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审判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到社会的安定,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既然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按规律发展,而司法核心价值观又是“公正、廉洁、为民”那么,我们就应该树立爱民亲民的情感,强化司法为民意识。民生无小事,样样总关情,群众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以民为本,是执法者的起点,也是归宿。
穿上这身制服,我知道选择这条路注定了与时髦无缘;我也知道选择了这条路,意味着选择了一种常人所不能及的豁达的心胸;我更知道选择这条路也就选择了另一种孤独!但选择了远方,留给世界的只有背影!看看身边这些在审判岗位上一路风雨兼程,默默奉献了一生的老法官,望望头顶那片干净的天空,凝视着庄严的国徽,抚摸着胸前的天平,我真正读懂了“人民法官!”这四个字!那就是无怨无悔的选择,忠贞不渝的追求,时时把人的利益放在心中,用人民的情怀做人民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