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党 华 通 讯 员 卢国伟 赵会平
“作为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法庭就是要便民、利民、为民。”秉承这样的理念,溧河铺法庭以方便群众诉讼为己任,以减少群众诉累为目标,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排查矛盾,定纷止争。今年上半年,该庭审理和执行民商事案件121件,案件调解撤诉率达90%以上,巡回审判率为80%。所判决案件均无发还和改判案件,也无矛盾激化案件和上访案件。法庭先后被授予“全市优秀人民法庭”、“新野县政法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上门立案便民
“是法庭吗?儿子17年不管我这个老太婆,我要告他!”前高庙乡焦岗村91岁的焦二女,无法到法庭起诉,就按照法庭明白卡上的电话,借用邻居手机给法庭打了电话。接到电话后,法庭工作人员立即驱车50公里赶到焦二女家。一个电话就把法官叫到了家中,老人非常惊讶,哭泣着断断续续讲了二儿子认为分家不公和孙子小时老人带得不好,从未履行过赡养义务。法官当即找到马某,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使马某对老人的态度逐渐转变。经过细心调解,马某同意先付3000元,以后履行赡养老人义务。当法庭工作人员离开时,老人拄着拐杖送出五六十米,目送法庭人员离开,久久不肯离去。
2010年以来,法庭推行了上门立案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在每个行政村确定一名包村法官,在醒目位置悬挂公示栏,向辖区发放联系基层群众明白卡2000多份,将法官联系电话告诉群众,方便群众求助。目前,法庭上门立案48起,登门调解54起,受到广大群众称赞。
假日法庭利民
法庭辖区前高庙乡、溧河铺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外出人员回来后一般请假时间较短,遇到案件时都想快速得到解决。为此,法庭专门设立假日法庭,每个星期六、星期日都有专人值班,负责接待,处理一些紧急事件。2010年10月2日,假日法庭值班法官接到因交通事故受伤的薛某起诉后,当天审查,当天立案,当天就为其先予执行医疗费6万元,为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假日法庭设置一年来,共接受群众咨询200多起,立案40余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8起,先予执行6起,假日开庭38起,受到辖区百姓广泛好评。
能动司法为民
“法庭真是我们移民的贴心人呀,没让我们跑腿就把事情解决了,谢谢你们!”3月29日,从淅川移民到溧河铺的李某拉着法庭庭长张平德的手感激地说。
李某因同丈夫王某感情不和而到法庭提起离婚诉讼,原本担心会是一场马拉松诉讼,谁知法庭受案后,主动多次到家中进行调解,耐心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使双方自愿达成了离婚协议,双方当事人及亲戚都十分满意。
针对辖区群众受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制约而不知如何维权的情况,法庭变坐堂问案为主动下村巡回办案,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矛盾纠纷,巡回办案率在80%以上,被群众称为“民生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