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吴红军
近年来,宛城区人民法院以增强干警司法能力为方向,结合本院实际,认真探索法院文化建设新途径,从根本上提升法院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公信力,有力地推动了审判、执行工作的发展。
着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一是抓好集体教育。坚持每周集中学习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经常化;采用参加专家报告会、演讲比赛、调查研究等形式,提升法官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二是全面加强业务建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着力培养、重用高素质人才;制定学习规划和业务培训计划,举办法官论坛,召开复杂疑难案件研讨会,开展审判和执行工作专题调研活动,开展“办案能手、调解能手、优秀裁判文书、优秀案卷、优秀公文”评选活动,组织庭审观摩、示范庭评比、裁判文书点评活动,切实提高法官的业务能力和案件质量,形成学业务、比业务、提高办案水平的良好氛围。
着力加强管理文化建设。该院通过创建“二二三”工作机制,即突出案件质量和制度化建设两个重点,强化程序公正和证据至上两个观念,提高大局意识、党委人大意识和服务意识三种意识,从稳定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了管理水平。一是狠抓案件审判质量,建立以审判流程管理制度为保障,以案件质量评查制度为促进,动态跟踪与静态考评相结合,审前、审中、审后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大审判、强管理的格局。二是高度重视程序价值,严格证据认定。审判中不断强化程序公正观念,加大对程序错误违法责任的追究力度;不断强化证据至上理念,通过案件评查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三是着眼全局,加强服务,主动接受监督指导,认真办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切实改进审判作风。
着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一是加强廉政精神文化建设。对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各类主题教育和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在文化建设中,他们采用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活动形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法官在文化艺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如举行廉政主题演讲、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等,既丰富干警文化生活,又起到了教育作用。二是加强廉政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廉政制度,规范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行为,形成一套包括“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和“不必为”的保障机制,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审判工作运行体制。三是以人为本,增强法官对廉政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营造团结进取、敬业奉献、昂扬向上的工作氛围。
着力加强行为文化建设。一是抓办公环境。法院审判庭、办公室、荣誉室的设立,着重体现庄严、肃穆、整洁、高雅的职业特征,在办公区挂警示标语、匾额,营造具有现代气息、法院特色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二是抓仪容仪表。要求工作人员从服饰穿戴、待人接物等点滴小事做起,养成符合职业特点的行为习惯。三是抓文明氛围的营造。坚持“以人为本、严管厚爱”的管理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团结向上、严肃活泼的法院氛围,既丰富了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又陶冶了个人情操,营造了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发展。
着力加强学识文化建设。为了提高工作人员文化知识水平,该院鼓励广大法官继续深造,接受系统的在职法学教育,并通过加强高层次法官的培养、岗位培训、理论研讨、以考促学、庭审观摩、外出培训人员归来讲课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对于工作人员参加考试、培训,院里资金再困难也要解决全部费用;对参加司法考试的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有力提高了队伍法学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