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党 华 通 讯 员 卢国伟 王明芝
走进唐河县桐寨铺镇,当地老乡会自豪地说:“这个法庭哦,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法庭!”该法庭连续8年审限内结案率100%、平均调撤率97%、服判息诉率98%,无发还改判、无申诉、无上访,2009年实现了 “零判决”,先后被省高院评为“优秀人民法庭”,被团省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并荣立集体三等功……
耐心调解促民和
“如果没有你的耐心调解,这婚是离定了,我更不会认这不争气的丈夫。”村民李某握着庭长贾钟爽的手激动地说。
1月11日,贾钟爽在下村处理其他案件时,听说有一姓李的中年妇女在同丈夫闹离婚,便主动登门找到李某了解情况,她以女性特有的眼光,洞察出夫妻双方感情并没有完全破裂。于是,她采取背靠背、心贴心的方法,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李某丈夫染上了赌博恶习。贾钟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男方身上,经过3个多小时的说服教育,最终使男方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性,并当场向妻子低头认错,双方和好如初。
巡回审判解民忧
为了让辖区群众更方便地参与诉讼事务,法庭的同志们走村串户,送法下乡,足迹踏遍了辖区两个乡镇56个行政村的土地。考虑到当事人的生产生活,法庭制订了巡回办案时间表,几乎没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和节假日,巡回审判率达到了90%以上,收到了办理一件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此外,法庭采取了热线咨询、电话预约立案、上门立案、假日法庭、灯光法庭等便民利民措施,把司法温暖送到当事人身边。
为了方便在外打工当事人参加诉讼活动,法庭还开拓创新,利用手机通话、短信互动、电子邮件、QQ聊天、网络视频对话、现场视频指导等方式签署诉讼文书、远程调解,最大限度地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公正司法护民权
法庭注重对婚姻家庭、妇女儿童案件的审理,实行“三优先”即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审判中,法庭将法律适用与公序良俗、社情民意结合起来,努力倡导健康和谐文明的新型家庭风尚。一个老大娘到法庭起诉3个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法官们不辞辛苦,分别找到她的3个子女做调解,把风俗民情与法律规定结合起来,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将该案调结。老大娘高兴地说:“以前认为这法律怪神秘的,原来也还是咱农村这个理儿;过去想着法官怪厉害的,原来比咱自家闺女还亲呢!”
据统计,法庭共审理各类涉及妇女儿童案件1500余件,为困难当事人减、免诉讼费1万余元,为妇女儿童捐助资金7000余元,赢得了辖区群众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誉,被省、市、县妇联分别授予“河南省维权示范岗”、“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