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淼 通讯员薛文武 张长海)7月22日上午,淅川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内,与以往冷峻严肃的场面截然不同的是,3名未成年被告人在圆桌式的“未成年人爱心帮教”庭审中,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和教育,并表示一定要痛改前非,好好做人。
“孩子,今天叔叔、阿姨们说的这些话都是为了你好,你可一定要改正错误,牢记在心啊!”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被告人周某的母亲感激地说。周某等3名被告人是县城某中学的在校学生。去年底,他们为泄私愤,在公共场所伙同他人对一网吧进行打砸,并将网吧管理人员打伤,涉嫌故意伤害罪和聚众斗殴犯罪。
法院受理此案后,办案法官考虑到3名被告人为在校生,且都未满18周岁。为了最大限度感化教育这些失足青少年,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所犯的罪行,做到及时改正错误,重塑信心。合议庭特别邀请了3名被告人的学校老师、亲属、学生代表、律师以及来自教育界的人民陪审员参加了当天的“未成年人爱心帮教”圆桌审判,对3名未成年被告人进行 “特殊”法治教育。轻松温馨的氛围、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让周某等人消除了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他们表示十分感谢大家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出去后一定好好做人,认真读书,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