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我激情满怀的到高新法庭报到。
法庭一共五个人:严肃慈祥的尹林祥庭长,温柔贤淑的冯国华副庭长,美丽善良的彬彬姐,才华横溢的“老舵子”,最后一个就是带着些许年少轻狂的我。
我审理的第一个案件是离婚案。
拿到案件,我无从下手,爱面子的我没有“不耻下问”的勇气,只剩盯着档案袋里的那几张纸发呆的空了。
“办案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有技巧的。”说完尹庭长就手把手教我如何送达应诉手续并且给我介绍审判经验。
填写好从事民事审判的第一张传票,我左看右瞧的爱不释手,特别是那个红红的国徽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原告带着被告如期而来,被告铁青色的脸还黑着,就是一张冷冰冰的铁脸。
那时的我还是单身并不理解婚姻家庭的概念,只知道照搬法条。
我像模像样的端坐在审判台。
被告隐瞒了婚前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这一事实,原告无法忍受被告发病时对她实施的家庭暴力提起了离婚诉讼。
我虽然没有什么审判经验,但是我说话也是相当谨慎的,因为我怕万一哪句话刺激到被告他当庭犯病,把一切怨气都撒在我身上,那我可就惨的不能行了。
把提前背熟的法条重过来复过去的讲给被告,最终他同意调解离婚。
那时的我,没有什么人生阅历可言。
如果放到现在,就算是看在孩子的份上,我也要十遍八遍的给原告做思想工作,力争保住这个家。毕竟相爱一场,没有爱情还有亲情。被告不犯病的时候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否则也不会痛痛快快答应和原告离婚。
可那时终究还是太年轻,思想意识里只有绝对的对错,还读不懂生活这本书。
制作调解书又成了我面对的一个难题。
翻着法律文书样式本,笔杆子都快咬烂了,也不知道如何下笔。
尹庭长拍了拍我的肩,微笑着说:“我说你写,慢慢的你就会了。你们这些年轻人,文化水平高,悟性又好,很快会上路的。”伴着这句激励的话,我轻松的推开了法律的大门,并且深深爱上了这个彰显着正义的职业。
天空飘起了我到高新法庭的第一场雪。
我和庭里来的实习生小苏在漫天飞舞的雪花里,笑着,追逐着。尹庭长在一边吸着烟眯着眼,面带微笑的看着,我觉得就像是父亲在看嬉戏玩耍的孩子。
我们五个人齐心协力的堆起了一个大雪人,每一个都别出心裁地装扮着她,就像打扮自己的孩子一样。
那个时候,我每天都盼着天慢慢黑,早早亮。
我爱法庭。
法庭就像家一样,但是又比家更让我留恋。
和小苏一起送完应诉手续回到法庭已经快十二点了。我猜他们肯定都回家了,所以只给我们留了个小门。
哪料想进院门我就看到尹庭长坐在花坛的道崖上,笑眯眯的冲我们说:“回来了?都等着你们吃饭呢。”
那一刻,我觉得心暖得不得了。
这种关爱,只有家才有,但是在法庭我也找到了。
那个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对一个从家门到校门再到单位门的我来说,这足以影响到我对社会的认识,对人性的认识——一切事物都简单而美好。
由于机构改革,高新法庭没多久就撤了。
我调整到了民一庭。
十二年过去了,现在的我沉默、少语。
十二年里有多少记忆被岁月冲洗的没有痕迹,但我的心里始终里都铭记着那个有着父亲般慈爱情怀,教我迈出法官职业生涯第一步的人——亲爱的尹从祥庭长。
我们努力想要留住的,是那些我们曾经拥有现在已经失去的。这些失去的又是每当想起,有时让我们倍感欣慰,有时又让我们满眼泪水的记忆。
那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冬天,再也没有哪一个冬天的阳光能如往昔一样温暖、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