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总是温馨和深刻的,尽管当时的生活是那么艰苦。在不易忘记的事物中,无乎外两种,一是玩,二是吃。脑海深处,对后者尤其难以忘却。因为在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没太多好吃的缘故,在所有吃的记忆里,每个节日都有带有标志性的应景食品供人们解馋,所以记忆也就更加深切。例如:二月二摊鸡蛋片,五月端午包粽子,八月十五炕干饼,腊月初八熬腊八粥,不一而足。腊八粥已有小记。该粥初为寺庙和尚所发明。(释迦牟尼在腊八这天逝世, 弟子用八种谷物混合在一起熬粥以此来供奉他) ,后来做为香客们的主食,承续下来并具有施舍饥民之作用。以后流传民间,又被百姓所接受,成为应节之食品。只是南北地域不同,用料也各异,毕竟是就地取材。习俗使然,南方以甘甜裹腹,北方却以咸香佐食。在漫长的时日里,人们对其制作也进行了不断加工和改造。乡民为了口腹之欲,一反寺庙和尚们初创时的原意,不再单纯茹素,在熬粥时添加点肉末,吃起来更加香滑可口。干饼和腊八粥一样,为豫南一隅具有民间风味的特色食品,因为独特,意义也就有所不同。
记得每到八月十五这天,姥姥和母亲吃过早饭就开始忙碌着备料,她们先把所需的芝麻淘洗干净,摊开晒干,文火微炒后待用。为了出味,剪点花椒嫩叶切碎,适当配点大茴香面,再把小茴香籽焙黄后碾成粉末一同掺到面粉里,用早已化开的淡盐水在瓦盆中使劲狠揉,一直揉到面筋即柔且韧,面皮明光发亮的程度才算告一段落。此后把整个面坨放在瓦盆中再滋润一段时间。何以为佳,全凭经验。等到一定时侯,始把揉好了的面坨切成小块,再在案板上猛劲揉搓,等揉得更加均匀柔韧了,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大薄片,和梧桐叶厚薄相似但稍大些,再把芝麻均匀地撒在表面上。放在锅里文火烘炕,两手要不停地翻动,免得炕糊了。按规矩第一张干饼人不能先吃,炕出来后,姥姥必先恭恭敬敬地将其端到院里晾一会,说是要敬敬“老天爷”。始则不解,后来渐渐明白,早年的人们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都是天地所赐,所以对它们格外敬畏。平时粗茶淡饭也就罢了,但凡逢年过节改善生活时,一定要恭请“老天爷”先尝尝,好在日后保佑这家人常有饭吃。可见先辈们对天地怀有极为朴素的淳厚感情。
干饼要等放凉了吃才脆崩。当随着锅里热气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时,谗虫早已在肚中蠕动多时了。农村饭晚,没有时间观念。每当饭桌摆到当院时,银盘一样的月亮也早已斜贴到天宇上,照耀得篱笆小院明晃晃的。这时,尺把高的干饼也整整齐齐地摞在桌上,不待大人发话,我姊妹几个便老实不客气地各自抓起一张干饼大嚼。顿时焦香满口,惬意非常,觉得干饼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了。
随着我们兄妹们渐渐长大,就象出飞的燕子,一个个从母亲身边飞往天南地北,又都各自成了家,由于平日为糊口奔忙,回去就少了,家中只有母亲一人坚守。尽管这样,母亲仍然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坚持炕干饼。她把炕好的干饼用干净细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放在面缸里保管,等年下(豫南农村俗指春节)这群小儿女们都又飞回到她身边,这时母亲就小心地把干饼从面缸中取出,重新焙焦让我们分享。节后母亲会把干饼给我们毎家分一份,总是不偏不倚。当我们临走时她都要谆谆叮嘱,“干饼放时间长了,有些疲,回去吃前先经经火,焙焦了才好吃”。
八十年代中期,母亲搬到城里来住,离我们近了,生活中也多了些照应。由于物质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生活习俗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每到八月十五,商店货架上的月饼品种繁多,蜜饯和各类果脯也琳琅满目。对这些时新的食物,母亲总是不屑一顾。她仍然坚持着几十年养成的习惯——炕干饼。而在我们每每品尝着酥软甜腻的月饼和果饯时,更渴望吃到母亲炕的焦香脆崩的干饼,恰此时,母亲总是不失时机的把我们那份送来,使我们在尽情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口腹之福”外,又心满意足地地咀嚼着传统食品留给我们的无穷回味。
2006年八月十五这天,母亲送来干饼刚坐下不久,便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声音嗫嚅地对我们说“我今来给你们说说,我老了,揉不动面块了,明年八月十五我就不再炕干饼了”。说罢默然。我乍一听猛一楞怔,停止咀嚼,抬头向母亲望去,只见她眼中倏地闪过一丝黯淡。这神色是我以前从未见到过的。也就在这一刻,我仿佛一下子读懂了母亲眼神中刹那间闪现出来的失落,不甘和无奈。也读出了老人家对时光流失,和岁月不再的伤感。从她满含淡愁的神色中流露出的,是因不能再为儿孙辈炕干饼所生发出的深深歉疚。此时此刻,望着母亲那丝丝白发和满面沧桑,我的心一下子微微颤痛起来--------
2009年的春季,父亲不幸离我们而去,这年的八月十五,母亲出乎意料地又炕起了已经几年未再炕的干饼。在玉蟾初上时,我们从母亲手里接过来那张璧月似的干饼,没有一个人动口,月光下,仰望着母亲被微风拂乱了的满头白发,和她对儿女们那充满了慈爱和深切关怀的神情,我突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不间断地炕干饼的深意……此刻,月光如昼,秋气似水,在这团圆之夜,皓月把天地般厚重的慈母之爱,悉数溶汇进它的光辉,无私地释放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中,而在我们每个人胸中,同时荡漾起温馨的涟漪,内心深处溢满了幸福和祥和。坚信,由母爱布施给我们的这种幸福和祥和,一并揉合着干饼散发出的浓郁香气,在我们兄妹心中永远绵延,保存,愈久弥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