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探索在监狱外公开审理减刑案件的感受

  发布时间:2011-09-07 09:04:53


在中院工作20多年了,办过的各类案件不计其数,但在监狱外公开审理减刑案件还是第一次。

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制定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的程序,长期以来,对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全国法院都是采用书面审理的模式进行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疑似暗箱操作的审理模式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批评。20102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对减刑、假释案要开庭审理。但怎样开庭?程序如何设计?最高人民法院尚在调研之中。河南省高院敢为天下先,率先要求全省法院对减刑假释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并前瞻性地探索在监狱外公开开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实行“阳光作业”,实现司法公开。

接到院领导安排在监外公开开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任务,并得知省高院审监庭领导要带领兄弟中院的同行前来指导观摩、庭审活动要在网络进行直播,自己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完成了这项工作,我院将与商丘中院、焦作中院一道成为探索开展这项司法实践活动的全国法院前三,自己的这项工作可以给南阳中院带领荣誉,紧张的是目前我国最高立法和司法机关还没有制定出减刑假释的庭审程序可以适用,一切程序都需要自己研究和摸索。面对前来指导观摩的上级领导、兄弟中院的同行、专家教授以及社会各界的代表和新闻媒体,庭审搞砸了将严重损害南阳中院的形象,在全省甚至全国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但一想到领导的信任和鼓励,我还是很快克服了畏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准备工作。我把合议庭成员组织在一起,集思广益,反复讨论,针对减刑假释案件的特殊性,参照我国《刑事诉讼法》刑事案件一审开庭程序,几经移稿,终于在开庭前对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的庭审程序进行定稿,我们一共设计了28项程序(1、开庭前,书记员宣判法庭纪律,向审判长报告开庭准备情况;2、审判长宣布开庭;3、传罪犯到庭,核对基本情况;4、告知罪犯权利义务;5、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检察员、刑罚执行机关出庭人员名单;6、询问罪犯是否申请回避;7、摘要宣读原刑事判决书;8、询问罪犯原判附加刑的执行情况?有何打算?9、告知罪犯犯罪的手段、情节、社会危害性、财产刑的执行等情况将影响减刑的幅度;10、由刑罚执行机关宣读对罪犯的减刑建议书;11、询问检察机关和罪犯对减刑建议书有无意见;12、由刑罚执行机关说明对罪犯提请减刑的法律依据;13、由刑罚执行机关说明对罪犯提请减刑的事实依据;14、由刑罚执行机关说明对罪犯计分考核的程序?15、由刑罚执行机关说明对罪犯提请减刑的程序;16、由刑罚执行机关出示有关罪犯认罪服法、确有悔改的证据,并由检察机关和罪犯对证据进行质证;17、由刑罚执行机关出示有关罪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方面的证据。并由检察机关和罪犯对证据进行质证;18、刑罚执行机关出示有关罪犯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方面的证据。并由检察机关和罪犯对证据进行质证;19、由刑罚执行机关出示罪犯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的证据。并由检察机关和罪犯对证据进行质证;20、由刑罚执行机关出示本次为罪犯提请减刑程序方面的证据。并由检察机关和罪犯对证据进行质证;21、由检察机关对罪犯进行发问;22由审判员对罪犯进行发问;23、由审判员针对罪犯个人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家庭成员关系等进行发问并进行法制教育。24、检察机关发表对罪犯减刑一案的检查监督和庭审监督意见。25、由罪犯作最后陈述;26、合议庭休庭合议;27、宣判;28、宣布闭庭),程序确定后,我立即组织合议庭成员、书记员、检察机关出庭检察员、刑罚执行机关出庭人员熟悉程序,进行开庭准备。

823日上午在南阳中院第一审判庭,庭审即将开始,我望着参加指导观摩的众多领导和旁听群众,心中仍不免有些紧张。但庭审开始后,我很快进入了那个熟悉的角色,紧张情绪一扫而光,按照多日深思熟虑的程序,有条不紊的主持庭审活动,用庭审活动充分展示我国的减刑制度、对罪犯提请减刑的程序、对罪犯减刑的法律依据、对罪犯减刑的事实依据、罪犯的计分考核制度、计分考核的程序规定以及减刑的起始时间、减刑的幅度、减刑的间隔等大家平时所不了解的法律和制度,根据庭审查明的情况,征求了检察机关的检查监督和庭审监督意见,当庭合议、当庭宣判,很好的贯彻了司法公开的原则,使参加旁听的每一名观众都能知道,我国在减刑假释方面建立有一整套详细的法律、法规,每一个减刑案件都要经过严谨的程序,每一名罪犯的减刑都必须符合严格的法定条件,每一名服刑罪犯在服刑期间只要认罪悔改、自觉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就会获得平等的减刑机会。庭审取得了圆满成功。

总结会上,各级领导对庭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我带领合议庭同志在设计庭审程序中倡导的司法公开、公正、公平的价值取向和庭审程序的严谨、规范,一直参与调研减刑假释开庭程序设计工作的国内著名法学专家黄兴瑞教授更是盛赞这是他所见到的国内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最漂亮的一次庭审活动。当然,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对我是最大的鼓励和荣誉。

主持这样的一次庭审,没有标准程序可以引用,许多程序许多细节都要需自己反复思考、反复编写,真是太累。这几天,真正让我尝到了“累”的滋味。但我知道我参与的是一场前无古人的探索,我参与了,我经历了,我虽然累,但我收获了快乐和幸福。 

责任编辑:LL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