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工作境界遏制“精神腐败”

  发布时间:2011-10-19 13:42:55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是实现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基层法院面临的共性问题是案多人少、涉诉信访压力大、社会认同难度高等,面对日益繁重的审判压力和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司法需求,如何充分调动法官的能动性,实现审判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确保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廉洁,确保整体工作均衡推进?这是基层法官队伍建设中面对的重要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笔者长期任职在基层,对胡总书记指出的“四种危险”深有感触。特别是,我们的司法工作与当事人的生命、自由、权利和利益打交道,法官良好的道德品格,对实现公正司法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笔者所任职的西峡县法院,围绕提升法官境界教育,开展了法院文化版面建设、法院文化书画展览、青年法官讲坛等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不同文化形式的传承,使法官的境界得以升华。教育法官在审理每一起案件、从事每一项工作中,都能体现良好的品格,把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创一流争先进作为自觉追求。

对待工作,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精神;态度和精神不同,工作的境界也就不一样。目前,我们每天面对的可能是永远办不完的案件、司空见惯的案情、繁忙的工作、长期的工作压力,造成我们的法官职业尊荣感弱化,逐渐产生工作疲倦。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要完成职责使命就必须端正态度、振奋精神,不断提升工作境界。

一是以寻求乐趣的态度和精神干工作。干好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而热爱工作的前提之一就是找到工作的乐趣。在工作中感受到乐趣,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那么,怎样才能对工作产生乐趣呢?关键是提高认识,弄清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把工作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向上爬”的跳板,就很难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很难在进退流转面前保持平衡心态。而如果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一门学问,就会“乐此不疲”,充分感受到工作的价值与乐趣。

二是以追求事业的态度和精神干工作。强烈的事业心是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工作境界的前提。事实证明,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就不会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就不可能干好工作、成就事业。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之所以一遇到矛盾和困难就绕着走、往后退,一遇到挫折和坎坷就怨天尤人、丧失信心,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仅仅把工作当职业、当饭碗,而没有把工作当成事业来追求,失去了应有的精神和斗志。

三是以忠诚履责的态度和精神干工作。“志不大者智不达”,责任是一切动力的源泉,责任出智慧,出勇气,出力量。责任更是一种主观追求。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条件,有人干得好,有人干得差,差别就在于有没有责任心。尽心尽责,再复杂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漠视责任,再简单的工作也会出现差错。当领导要围着责任转,做法官要围着责任干,要切实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敢于问责。

四是以坚守阵地的态度和精神干工作。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以坚守阵地的态度和精神干工作,就是忠于职守、守土有责,干不好工作就寝食不安,而不是心浮气躁、患得患失;就是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不创一流誓不罢休,而不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总之,工作的境界的提升和优良的个人修养的形成,需要有一个不断学习、修行、磨炼、提升的过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要通过制度的影响 ,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的感染,实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做到慎初、慎微、慎独、慎友、慎权。 

责任编辑:ZN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