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活动的深入开展,社旗法院深入探索司法为民新举措:建立民情日志。该措施的实施拉近了干警与群众距离,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兴隆法庭和饶良法庭远离县城,辖区多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老人、妇女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但也带来许多问题,给当地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为此饶良法庭与兴隆法庭在长期的审判实践的基础上决定深入农村切实了解农村的切实困难,每周抽出一至两天主动到农村与农民面对面的接触,深入了解农民、农村现状,把他们的困难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并且详细记录了困难群众家庭人员、收入、联系方式等情况。这种方式一方面让法官了解群众之所需、所盼、所急,并及时提供相应地司法服务;另一方面也锤炼了干警队伍,通过“零距离”接触群众,促使工作作风的不断转变,从而进一步提高公正司法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年以来,这两个法庭通过民情日志记载群众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和意见300多个,并全部及时、有效处理,妥善处置率达96%。
兴隆法庭和饶良法庭建立民情日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做法受到院领导高度重视,为此专门制定了《社旗法院民情日志工作制度》。该《制度》要求全院干警全年下基层走访不得少于15次,民情日志要详实记录走访群众姓名、时间、地点、反映内容等情况外,还必须注明办理结果。且能够当场办结的必须当场办结,不能立即处理的限期办结,不能由法院办理的,疏理汇总成书面材料向相关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