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彬 卢国伟
“南阳法院创新推行的法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对联络工作机制,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积极回应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关切的做法,不仅密切了与代表委员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代表委员了解法院、理解法官提供了‘窗口’,不失为新时期做好人民法院与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一项有益探索。”9月15日,在河南省法院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高院院长张立勇要求全省法院借鉴南阳中院的经验。
近年来,南阳中院高度重视与代表委员的联络工作,深入推进监督联络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结对子当好代表委员日常“联络员”;沉下去做好代表委员意见“解释员”;请进来做好人大政协监督“受检员”,以结对联络机制为依托,当好“三员”为抓手,在人民法院与代表委员之间架起了一座虚心接受监督的“连心桥”,受到了驻宛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好评。
结对子当好“联络员”
从去年4月份开始,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李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多了一个新身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员”。充当这个角色的法官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全市两级法院从事审判执行工作的法官、中层以上干部都被确定为结对联系法官,当上了“联络员”。
这是南阳中院为规范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实现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制度化,结合南阳法院实际,所创设的一项新机制——法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对联系机制。该机制按照地域原则确定了全市两级法院结对联系法官的联系对象,要求结对联系法官每年应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少于3次,走访应不少于1次,定期向结对代表委员通报法院制度部署和工作动态,增进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及时收集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并确保让所联系的每一位代表和委员每年都至少参加一次重大联络活动。通过这样一种机制,该院真正实现了联络工作的“全方位、全覆盖、经常化和制度化”。
“这个工作可不是一个闲差事,逢年过节要先向代表委员发短信祝福,定期或不定期地要打电话,甚至登门拜访通报法院工作,征求意见建议,并且这些还要登记在案,院里经常会进行检查核实。”李建一边说着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了自己的代表委员联络登记本。
沉下去做好“解释员”
“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建议,却给市中院带来了这么多‘麻烦’,这次又让宋院长亲自过来征求意见。”4月7日下午,南阳市人大代表、淅川县大石桥乡乡长向晓丽看到自己的建议如此受重视激动地说。
今年南阳市“两会”期间,部分淅川籍市人代表就一起产权纠纷案提出了建议。此建议提出后,南阳中院党组非常重视,要求相关业务部门认真办理,做好解释答疑工作。处理结果出来后,党组又在答复结果的基础上,委托宋黎晓副院长专程到淅川县征求代表们的意见。
全市两级法院在推进代表委员联络工作中,主动“走出去”,登门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法院工作情况,虚心听取批评指导意见,高度重视这些意见、政协委员提案和代表委员关注案件的办理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专人负责、专项督办、层级把关,及时办理,保证质量,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并当面答复办理结果。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43件,各级政协委员提案11件,代表委员关注案件12件,代表委员满意率达96%以上。
请进来做好“受检员”
4月28日上午,南阳市人大内司委主任雷恩洲一行四人来到南阳中院,参加中院今年开展的首次公众开放日活动,实地参观了南阳中院的“代表委员联络之家”,认真听取了法院重点工作汇报,并就中院的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进行视察、指导。
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将代表委员“请进来”,通过召开座谈会,参观审务公开,通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组织庭审观摩,参加明察暗访,参与案件评查等形式,来给法院挑毛病、提意见、指路子,促进法院的工作。截至目前,南阳中院共邀请代表委员357人次旁听审判266件,邀请121名代表委员召开座谈会41次,邀请28名兼任法院廉政监督员的代表委员参与7次工作督察,对收集到的批评意见,及时进行反思,强化整改提高。同时,设立“代表委员联络之家”,建立代表委员关注事项登记、转办、督办、答复、回访等工作制度,规范内部管理,方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创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院工作专报”,每两个月向代表委员通报法院工作动态,每年两次发放征求意见函,主动征求意见,主动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