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报》系列报道之十五:英雄故里盛开“和谐花”

——记方城县法院杨楼法庭

发布时间:2011-12-02 08:22:34


记者 王海锋 通讯员 王合欣 程远景

方城县杨楼乡是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故乡,在英雄故里,有一个公正执法的好法庭——杨楼法庭。近5年来,该庭所办理的案件无错案、无信访、无改判。该庭2008年被评为省级优秀人民法庭,荣立集体二等功,去年荣立集体二等功,庭长郭振业2008年被评为省级优秀人民法官,2009年度被省高院评为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先进个人。审判员顾东升2009年被评为全省法院十大调解能手,去年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今年6月,顾东升被河南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今年8月,杨楼法庭作为全市政法部门唯一的先进集体参加了先进事迹巡回宣讲。

让老百姓和睦相处是法庭不懈的追求

作为人民法庭,要想尽千方百计让老百姓和睦相处,这是该庭庭长郭振业发自内心的口头禅。因杨楼境内修建省重点水利工程燕山水库,出现了大量淹没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成为影响农村和谐安定的重大隐患。各口村四组赵某等12名出嫁闺女为代表的群众要求组里分给土地征收补偿,而部分群众代表认为她们是出嫁闺女,不能再分得补偿款,双方矛盾十分激化。杨楼法庭受理此案后,先后数次到村组干部和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在数次调解无果后,他们仍不气馁,挨家挨户以拉家常的方式与群众沟通。经过10余次的工作,该批案件全部调解结案。往日充满敌意的乡亲们,又成了和睦相处的好邻居。

扑下身子沉下去是化解疑难纠纷的关键

要想化解疑难纠纷,若不扑下身子沉下去,那简直是一句空话,这是该庭全体人员的共识。小史店镇寺门村23户村民在方城县邮政局揽储员付某处共存款40余笔20余万元,20092月,付某因车祸死亡,其全家外出。村民向邮政局索要存款,邮政局拒不兑付。村民们便到县委上访和围堵邮政局大门。后束手无策的村民来到法庭,要求起诉邮政局。为调查案情,法庭的同志们冒酷暑到案发地调查10余次,走访群众、村干部和邮政局工作人员60余人,制作调查笔录30余份,到邮政局和小史店支局调取证据10余次,组织调解近10次。在掌握了邮政局在监管中确实存在问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证据后,法庭终于在8月底使双方达成了调解意向。但在具体磋商过程中,双方关系僵化,20余名群众情绪激动,扬言上访。法庭一边做邮政局工作,一边到原告所在村吃住在当地,挨门做调解工作。23户村民最终接受了法庭提出的调解方案,这起重大群体性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推行马锡五审判方式促进和谐

杨楼乡在地张村的张老太太年逾七十,有两个儿子。老伴去世后,大儿子认为自己已将父亲养老送终,母亲应当由弟弟赡养;而二儿子认为父母的责任田一直由哥哥耕种,自己并未受益,母亲仍应由哥哥赡养。去年8月,无处安身的张老太太经人指点来到了法庭。当时已时值中午,法庭的同志为老人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待其吃过后,他们拉着老太太驱车来到了她所在的村子,冒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他们不停穿梭在老太太两个儿子家之间,分头对两个儿子进行批评教育。当时许多村民都来到两个儿子家围观,大家看到法庭的同志们工作这么务实,不住地称赞。经过3个多小时的批评教育,老太太的两个儿子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答应轮流赡养母亲。

责任编辑:LL    

文章出处:《河南法制报》2011年12月02日第13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