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报》:尹应哲:能为公平做点事,我觉得人生很有意义

发布时间:2011-12-07 08:22:13


  记者 郭跃华 王海锋 刘俊锋/ 通讯员 卢国伟/

 阅读提示

 “如果我的生命能够延续,我将永远将它置于天平之上;如果有一天我的生命将要离去,我希望我最后的离去是倒在我的案头上……”这是南阳市中级法院法官尹应哲在今年1128日日记中的一段话。

 2002年秋,白血病3个可怕的字眼深深地印在了尹应哲的脑海中,医生宣告他的生命最多只有四五年。但9年过去了,他仍乐观地生活着、工作着。9年来,尹应哲经手的案件有400余件,无一错案,无一引发上访。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什么荡气回肠、风起云涌的故事,但尹应哲却有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他的良知、公平和正气,他的忠诚、勇敢和坚强,他的豁达、热情和爱心,他的永不言败、无所畏惧的人生精神,他对生命的顿悟和释怀、淡定和从容、忘我和无我的境界,感动着我们。

 尹应哲小档案

 生于1964年,198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现为南阳市中级法院行政庭审判员。他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两次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好法官201012月,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他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2011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他人民满意的十佳政法干警荣誉称号。

 1

 “能为公平做点事,我觉得人生很有意义

 1130日,雨后初晴,南阳市区的天空有点儿蓝。上午一上班,记者就在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见到了全国优秀人民法官——尹应哲。

 初次见面,记者感觉尹应哲精气神儿十足,根本看不出是一名白血病患者。

 “在工作的同时要保重身体呀!记者先叮嘱尹应哲注意身体。

 尹应哲淡淡地笑了笑,说:我早就想通了。我是一名白血病患者,对生命有一种紧迫感,我会特别珍惜每一天。人的一生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是法官,还能为社会公平做点事。我觉得人苦点、累点、吃得差点都不要紧,但受到不公平待遇是最难受的,公平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能为公平做点事,我觉得人生很有意义。

 周春合与尹应哲在同一间办公室内办公。周春合说:应哲办起案子,常常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他又得了这种病,同事都非常担心他。周春合记得有一次尹应哲去办案时被车撞了,腿被碰流血,同事劝他去医院,但尹应哲却坚持去办案,好几个月后伤口才好。

 “很多当事人一辈子可能就打一场官司,这场官司判决得是否公正,直接影响他对法律、法院的认识,并且会辐射到他周围的人。作为一名法官,必须要客观公平、热情负责地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一个当事人。尹应哲说。

 当天,尹应哲和同事准备去镇平县,对一起山林确权案进行实地勘验。

 2

 “勘察现场必须两人以上,我不到不合规定

 从南阳市区到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村约90公里,尹应哲和同事到达黑虎庙村时,已经是11时了。

 听镇平县法院的法官说当事人都在等着时,尹应哲说:走,去现场,咱不能让人家久等,先测量完再说。

 上山需要两个小时。气温虽然很低,但走了半个小时后,尹应哲已满头是汗。 

 走到一座山神庙前时, 同行的法官宋汉亭说:应哲,你身体受不了,就别上了,我上去就行了,你就坐在这庙前的石头上歇歇。

 尹应哲说:没事。勘察现场必须两人以上,我不到不合规定,我们得一起上山。

 尹应哲说着继续往山上走。他走着、看着、问着,将情况记在笔记本上,还画了山林的草图,将边界都清清楚楚地标记下来。

 终于到了有争议的那片山林。尹应哲和宋汉亭等人拉着皮尺,从山脊量到山腰,又从山腰量到山脚。尹应哲一边测量,一边做着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尹应哲等人在山上转了两个多小时,将争议山林的每个角落都察看了。走到山脚下时,太阳已经西斜。与当事人告别时,尹应哲只对他们说了一句话: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坚持法理,公正地判决此案的。

 见天色已晚,双方当事人都想留尹应哲和我们住下,等第二天再走。当事人仵兴说:不管案子将来咋判,饭还是要吃的,你们跑这么远的路来办案,太辛苦了。

 尹应哲谢过双方当事人,与他们挥手再见。我们回到南阳市区时,已是21时。

 宋汉亭说:这些年,我从没见过尹应哲愁眉苦脸的样子,他好像根本没把自己当成病号。这事要搁在我身上,我早不上班了……”

 3

 “案结不了,我睡不着觉、吃不好饭

 尹应哲牵挂着一个十分棘手的案子。社旗县下洼乡马蹄村有两户人家,一户叫孙春富,一户叫周荣全,两家是前后邻居,因为宅基地的事发生纠纷,两家分别把对方告上了法庭。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发生激烈冲突,险些酿成命案。从镇平县高丘镇返回的路上,尹应哲和庭长通了电话,确定次日上午去社旗。

 121日上午上班后,记者刚赶到南阳市中级法院,尹应哲就叫大家出发。

 之前,尹应哲已经去了马蹄村3次,暂时稳住了孙、周两家人将要失控的情绪。尹应哲说:这两家的纠纷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纠纷,根据孙、周两家的情况,两家就像已经冒烟的火山,随时都可能会爆发……孙、周两家人,没一家人肯让一寸地,庭长都出马了,做了几次工作,还是没解决纠纷。我办案这么多年,头一次碰上这么难办的案子,判也不成、协调也不成,咋不叫人头疼?

 上午10时许,尹应哲到达下洼乡时,社旗县法院行政庭庭长陈科已先到了。

 陈科见了尹应哲,第一句话就说:应哲,你外出作报告刚回来,也不好好歇歇就又下乡了,你不要命了?

 尹应哲说:你不知道,这案结不了,我睡不着觉、吃不好饭,就怕这两家人突然有一日大打出手,闹出人命来,那就成我永远的一块心病了。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马蹄村。尹应哲先进了周荣全的家。周荣全以前见过尹应哲几次,感觉尹应哲很朴实、很厚道、很亲切,现在见尹应哲又来了,就赶紧搬凳子、倒水。

 尹应哲坐下后,便开始和周荣全拉家常,从周荣全家的过去拉到现在,说着说着,两个人就说到了孙、周两家的纠纷上。

 周荣全听明白了尹应哲的话,他不住地点头,然后说:尹法官,你为我们的事跑了一趟又一趟,我知道这都是为我好,我领情。我现在给你保证,啥情况下我都不会再说拼命的话了,好好配合你们的工作。

 听到周荣全这样说,尹应哲很高兴,他说:老周啊,咱都是堂堂正正的五尺汉子,可要说一句算一句!

 周荣全立即回答:你放心,我周荣全说到做到,要不我还咋混?尹应哲笑了笑,说:绝对相信你,老周。我会想办法协调县里和乡里有关部门,考虑到你家儿子多需要宅基地,尽量让政府帮你解决一块宅基地,咋样?

 听了这话,周荣全激动地说:要是能这样,那我就太满意了。我也见过不少法官,可像你这样负责、这样帮助解决问题的,我头一次见。服气!感觉对周荣全的思想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尹应哲又到了孙春富的家里。

 落座后,尹应哲直奔主题:老孙啊,我刚才跟老周聊了不少,老周现在已经冷静下来了,答应再不说打架、拼命的事儿了,相信我们能将你们两家的纠纷处理好……”

 尹应哲跟孙春富唠了许多。孙春富最后说:以后我不上访了,听凭尹法官处理这个案子,只要大差不差,咋说都中。为我的事,您跑了一趟又一趟,我真是感动。

 时近中午,陈科催尹应哲他们走。孙春富要留尹应哲他们吃饭,周荣全也叫人捎信要留尹应哲他们吃饭。尹应哲谢了两家的好意,跟陈科一起往社旗县城赶。我们在社旗县城吃饭时,已是1330分。

 4

 “下辈子咱还是一家,下辈子咱还做好人

 12117时,记者准备返回郑州,打算与尹应哲道个别。还没有走到南阳市中级法院,该院宣传处处长卢国伟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尹应哲的身体支撑不住,再次住院了。

 记者急忙赶到了南阳医专附属医院,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尹应哲。

 尹应哲斜靠在病床上,披着一件外套,正在和两个中年人说话。他的妻子李玉霞陪在旁边。

 见到我们,尹应哲马上直起身子,给我们握手、让座。

 那两个中年人是朋友,一个叫施康,一个叫魏广宝,是来自桐柏县的案件当事人,因打官司与尹应哲熟识。他们刚好到南阳出差,下午到南阳市中级法院看望尹应哲时听说他住院了,就直接赶到了医院。见到尹应哲,魏广宝和施康显得很激动。

 魏广宝说:尹法官,老天太不公平了,如果能代替,我愿……”

 尹应哲打断魏广宝的话,说: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我现在对病已经看淡了,早过了恐惧期,你们别这么担心。

 施康说:尹法官,看了你的事迹,我什么都明白了……”施康说着,眼圈一红,眼泪流了出来。

 魏广宝哽咽着说:尹法官,我能认识你这样的好法官,真是一生的骄傲。

 施康和魏广宝的话触动了尹应哲心中最柔软的情感,他竟也红了眼圈。

 说着说着,包括记者在内,病房里的其他人都情不自禁地落泪了。

 李玉霞对记者说:应哲一直是个好丈夫、好父亲,更是个好法官。我们全家以他为骄傲,我多次给他说,下辈子咱还是一家,下辈子咱还做好人。

责任编辑:LL    

文章出处:《河南法制报》2011年12月07日第03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