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院党组“青年干警下基层”活动的安排,我来到了西峡法院西坪法庭。也许是远离了都市的喧嚣,或者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设置了一道天然屏障,使这个边陲小镇显得那样清静。由于是第一次走进法庭,法庭办公条件的简陋挡不住好奇心的驱使,使我感到这里的一切显得格外美好。映入眼帘的审判法庭不失威严和庄重,公平正义在天平的两端显得格外厚重。就在这里,一场争夺抚养权的庭审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牵挂,这份牵挂已经成为我内心深入永恒的记忆,在我迷茫、困惑的时候,为我指明方向。
这是一起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案件,当事人双方经人介绍相识后,随即举行了结婚仪式,由于多方原因一直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生育一男孩。双方共同生活期间,男方经常会无端殴打、甚至虐待女方,因无法忍受长期虐待女方遂诉之法庭,请求法庭判令小孩归自己抚养并退还结婚时的嫁妆。因为是个男孩,加之在农村封建传统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得男方扬言要不顾一切抚养这个小孩。因为双方矛盾分歧较大,使得多次庭前调解均没有结果。
4月10日,在向男方送达开庭传票时,我们来到了男方的家中,两间破旧的土坯房被同村周围的平房和小楼包围在中间,看起来非常刺眼也让人心酸,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的房屋无法遮挡被告家境的贫寒,加之这次官司的洗礼,对这个家更是万劫不复的打击。4月12日开庭的当天,由于下着小雨使原本温暖的春节增添了几丝寒意。庭审中,双方围绕着彩礼、嫁妆、小孩的抚养费等问题吵的不可开交,双方谁也不肯让步。旁听席上被争夺的小孩正在外婆的身边嬉闹玩耍,丝毫不会知道他的父母正为了他而对簿公堂。我们决定从小孩入手制定调解方案,争取尽最大的努力将这场纠纷化解,给小孩的未来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保障。也许事爱子心切,女方做了很大让步,双方在彩礼、嫁妆、补偿以及小孩的抚养权方面达成了初步意见,但在小孩的探望权方面由于双方之前的言语和行为,导致双方相互猜疑,互不信任,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经过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不懈努力,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男方给予女方经济补偿,孩子由男方抚养,但要充分尊重配合女方对小孩的探视权。当小孩的爷爷抱着他就要离开的刹那,处于母亲的本能,女方紧紧的将孩子搂着怀中,抱着小孩狠狠的亲了又亲,无法控制的情感使她泪流满面。
随着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这个纠纷在彼此让步牺牲的前提下,使双方得到了一个基尽完美的结果,但是这个家庭却就此散了。作为法官,我们可以下功夫把一个案件调解了结,但是我们却无法使他们能够破镜重圆;我们可以给女方一个合理的探视权,但我们却无法让小孩在父母的共同呵护下快乐成长;我们可以用法律的权威来保障小孩能够穿暖吃饱,但我们却无法让这个小孩能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天真无邪的童年。
下班回家,当听到三岁半的儿子柔柔的声音叫着“爸爸,抱抱我”!我的心中就会有一种牵挂,我会想起那个在大山深处的孩子,这份牵挂让我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法官在维护社会和谐上的责任之大。因为有了这份牵挂,我们的灵魂才会有所升华;因为有了这份牵挂,我们才不会在大是大非面前麻木不仁;因为有了这份牵挂,我们才能让公平和正义在天平的两端更加厚重;因为有了这份牵挂,我们法官才能在法律的框架下寻求更多的方法,悉心调解,做到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