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锻炼日记(十三)

  发布时间:2012-05-09 10:33:28


今天是周五,一早起来,外边飘起了细雨,天灰蒙蒙的,但是我们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反而觉得有点兴奋,因为王庭长说今天要带我们去参观商南县湘河法庭,进行交流与学习。

我们驱车二十公里,到达了目的地,见到商南县湘河法庭的郭松伟庭长,和那的工作人员举行了座谈会,交流各自办案的经验,相互学习办案过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豫、鄂、陕三省的群众往来密切,经常因田边地界、儿女婚姻、经济贸易引发矛盾,给三地法院的审理和执行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及时化解出现在矛盾,2010年淅川县人民法院荆紫关法庭主动与相邻的湖北省郧县南化法庭、陕西省商南县湘河法庭联络,共同签订了河南省首份司法协助协议,建立实行了“三庭三联防联调联治”机制。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成效显著,一个是互相配合送达法律文书,再一个是互相到异地办案,执行开庭调解,互相都能协作,各方深感效果很好。

在这一周里,我们参与了慰问贫困户、送达传票、开庭审理、调解案件、参观交流等各项工作,亲眼见证了基层法官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畏艰辛、不辞劳苦,无论大案小案都恪尽职守,时时处处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为当事人的利益着想,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尽力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力争使更多的案件达到各方满意的结果,达到案件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汪新发法官,他是荆紫关镇本地人,已经在法庭工作了二三十年,他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双侧股骨头坏死,尽管如此,他对待工作从来不叫苦不叫累,对待当事人热情耐心,兢兢业业的干好本职工作,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赞扬和尊重。也让我认识到,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向这样的好法官学习。

责任编辑:LL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