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大门口有一对中年夫妇,女的经营一电话亭,男的在旁边摆一修车摊,他自制一由三轮摩托改装的厢式工具车,工具车内摆放着电焊机、充气机、扳手、螺丝刀等大小一应俱全的工具。这大概是他们全部的经营家当吧。
他俩在此经营很有些年了,印象机关搬来时他们就在。夫妇两日出而来,日暮而归,夫唱妇随,和谐甜美。男的心灵手巧,动作麻利,再加上工具齐全,干起活来轻松自如,手到病除。多大毛病的自行车经他一摆弄,骑起来的感觉就是不是新车胜似新车,好多人宁愿舍近求远也要找他修车,他还会电焊气割、钣金喷漆等手艺,所以活路特别多,从早忙到晚。妻子具有东方女性特有的勤劳与质朴,在照看电话亭的同时还帮丈夫干些小活。电话亭除经营电话服务和报刊杂志外,还连带经营一些糖果香烟、洗涤卫生用品等。她对待顾客微笑服务,态度诚恳,童叟无欺,所以生意虽小也还可以。
夫妻俩相互体谅,恩爱有加,一起生活完美地一个人似的。人说牙和舌头有时还不格,脾气怪的人也会自个生自个的气,但这么多年来,我每天上下班都要从其摊位前走过,也都细心地观察一下,从未见过他俩红脸瞪眼,更别说叮当两句了,多年如一日,足见他俩的默契。有一次大冷的天我下班从摊位前经过,正好看见妻子将热腾腾的烩面从饭盒里向丈夫的大碗里倒。也不知道是饭香吸引了我还是咋的,我下意识的停了下来。丈夫正在上螺丝,妻将饭端给丈夫:给,趁热吃,果(给我)扳子。丈夫接过碗筷呼呼噜噜的吃起来,边吃边嘟哝:说的让你在家吃了再送来,又是不在家里吃,恁冷的天。妻干着活笑眯眯的答道:饭多好保温哩。说话间活已干完,妻也开始吃饭了。另一次是大热的天,大地热气腾腾,话亭恰似蒸笼,二人暂时无活在大伞下躲热,这时一顾客过来修车。妻说推进来吧,夫说搁外边,我眼色不好在阴凉里看不见。我看了一下,如果在伞下修车,妻就得出来。像这样体谅对方,变着法儿呵护对方的事在他俩之间肯定很多很多。
根据我平时对他们衣着打扮和生活情况的观察,他们不是很富有,但过百姓平实的生活应是衣食无忧。因为他们虽穿的是百姓布衣,吃的是粗茶淡饭,笑意却常挂在脸上。他俩虽是靠手艺和小生意艰难的挣钱,但并不是把钱看的很重。如谁到他们那给车子充气,从不专一地收钱,有零钱了扔个三毛二毛,没了也就算了。如果充气的人说,下次一并给,他们就爽快的答应,中啊。给与不给无所谓,相互落个心理平衡。有一次,利用等公交的时间与男的闲侃,我不无敬意的说:看你整天忙的屁股不着地,一定不少挣吧。他笑笑说:多大的鱼翻多大的浑,多大的本钱挣多大的利润,就咱这点家业收拾收拾一个人不够拿,会能挣多少,尽多三核桃二枣,不过也够吃够花,一年到头再落俩都中了,你没看有钱的人,有的在做好事,有的在做乐事,有的在做坏事,咱没本事做好事,没时间做乐事,没胆量做坏事要恁多钱干啥,白操它的心。再说,俺平头百姓一个,花钱的地方少,要求又不高,腰里有俩小钱就高兴地不得了,再加上老婆绕着转,娃儿不玩悬,忙里偷闲的时候往这摇椅上一躺,摇一摇,还真摇到仙人桥。噢!在这种世风浮躁,物欲横流的环境下,竟能如此淡定,真乃境界。
人说,金钱的多少不能代表幸福指数的高低,我看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