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关爱、帮教、感化、教育”未成年犯,是我们做少年刑事审判法官义不容辞的职责。双休日,我走在大街上,“姨姨”,一个热情洋溢、略带稚嫩的男声传过来。咦,这不是小伟嘛!“姨姨,我已经毕业了,我获得了全校综合比赛第一名!”
看着满脸阳光的小伟,我竟有些感动:这哪是一名罪犯,这分明是一个生机勃勃前程辉煌的好孩子!浪子回头金不换,作为少审庭长,看着自己亲自教育好的一个未成年人,心中是如此欣慰!
这是我亲自承办的一起案件。通过庭前调查,我了解到小伟原本在学校表现不错,后来因为上网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暑假里,因父母忙于照看生病中的爷爷,小伟自觉无聊,便与网吧里的这些网友联系去玩。结果,仅这一“玩”,便玩出一场持刀抢劫案件!
我眼中的未成年被告人,没有一个真正十恶不赦的罪犯,我心里,每一个少年犯都是一个生病的孩子,犯错误是因为教育监管不到位甚至缺失,责任在家长,在社会,其实不在孩子。因此如何从歧途上拉回他们,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
抢劫案属“两抢一盗”国家重点打击的犯罪,应该予以严惩。但经过细心阅卷、认真进行审前社区调查走访,了解小伟老师、家长和社区干部,我确定小伟并不是劣迹斑斑,一身恶习,而是平时表现不错,发生这样的抢劫有很大原因在于交友不慎,对朋友提议碍于情面而为,而且在案发时有一个细节被我记住了,同伙绑了被抢的老太太后,老太太说有心脏病,小伟还跑过去给老太太松绑,说明这孩子心地还有善良的一面。综合这些情况,我们给小伟宣告缓刑,并且联系让小伟回校复读。
判决后,为了防止小伟有负面压抑情绪,我几乎每星期都和小伟联系,给他讲法律、讲生活、讲做人的道理,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刑事政策,使小伟深受鼓舞,发奋学习,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作为少审法官,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要耐心帮助失足少年顺利改造重返社会。我们相信,不歧视、不放弃、胸有大爱,少年犯的改造工作一定会凑出社会和谐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