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上午,我跟随镇平县人民法院柳泉铺法庭庭长、人民陪审员及书记员下乡去开一个巡回法庭的离婚案件。对于一名法院的新人来说,我一直想到一线去实践,一方面锻炼自己,另一方面也想感受一下巡回审判的方方面面。
在尘土飞扬的乡间道路上一路颠簸,终于在上午九点钟到达当事人所在的村子。一下车,眼前的阵势将我吓了一跳,村口两旁路边、树林边,都挤满了前来旁听的群众。本打算在村口的空地上开庭,但是人太多了,并且还有很多小孩在跑来跑去,村口一片喧闹噪杂,考虑到庭审的严肃性,我们将法庭挪到当事人的院子里,并且将未成年人拒之门外。不大的小院一下挤满了旁听的村民,随着审判长法槌的敲响,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法庭正式开始,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双方当事人依次就坐。书记员宣读了法庭纪律,庭审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本案是一件特殊的离婚案件。2001年被告由内乡马山口入赘到原告女方家,婚后生育一儿一女两个孩子,2009年被告在南阳一工地做工时不慎摔伤,后经治疗虽保住了性命却造成下半身瘫痪,只能坐在轮椅上,经协商,施工方赔偿男方26.3万元。现原告起诉要求与被告离婚,两个婚生孩子归女方抚养,被告承担两个孩子的抚养费以及诉讼费用。被告不同意离婚,因为他老家已没有房子供他居住,加上自己身体残疾,离婚后更是无人照料。法庭针对双方婚后感情、财产状况等争议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因当事人双方意见分歧太大,未能达成一致,故法庭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庭审刚一结束,村民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对被告的遭遇表示同情,也有人认为原告离婚是嫌弃被告瘫痪,不愿意照顾被告,还有人详细地询问庭审中不懂的法律问题。审判长耐心地就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表示法庭将会秉公办案,妥善解决此事。
法庭开完了,可是我们并没有回去。庭长又找到了村支书,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原被告的家庭情况,并且希望村干部能够对生活困难的被告予以帮助。村支书说他们会尽量帮助被告,现在已经着手为其办理低保等各项社会保障救助。
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对今天的经历有了很多感悟。一方面,巡回审判是个很好的工作方法,正如庭长所说,开一个庭就能教育一大片,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基层群众对法律是尊重的,对法官是信任的,从他们认真专注旁听庭审的整个过程就能看出来。尽管只是一次巡回庭审,但是却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激励我更加努力,满怀信心地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