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更是我们的作为自己的情感需要。可是还有多少人在父母健在的时候,自己以种种借口没有尽到作为子女应尽的赡养义务,而追悔莫及。 “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多少人心中永远的痛。
今天刚上班,听见一名了七十多岁的老人法院门口激动声地诉说:“儿媳对我说生不养、死不葬,可我那不孝的儿子居然在傍边听着一言不发,他们夫妻俩这样对我,我的心中真的憋屈!想想当年为了让这不孝子能多学些知识,连续三年我把家中的芝麻卖得一个籽儿也不剩,我整整三年炒菜不放一滴油,只为了给他凑齐上中学的学费,没想到他现在对我是生不养、死不葬,这个没良心的,我一定要状告他”……我走上前去带领他到立案大厅,立案法官帮助他解决问题。
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老人愤懑的言语让我的心头一震,我想起了我在立案庭工作的一件事情。那也是一个这样夏末秋初的日子,一位颤巍巍地走进办公室,诉请三个儿子尽赡养义务。我赶忙让老人坐下,给他倒杯水,让他平息一下急促的喘气声。我抬头询问老人,看到老人那一双绝望的眼睛强忍着伤心眼泪,他年纪有七八十岁,面容枯黄干瘦,身体十分羸弱,整个人没有一丝生气,衰弱地就像是深秋的马上就要凋零的树叶,真是害怕他下一秒就会倒下,任谁看了都会心生怜悯。老人有些耳背,从他的诉说中我了解到,老人今年79岁,和老伴单独生活,以耕种土地为生。老人倾尽毕生的力气为三个儿子建房、娶妻,如今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三个儿子对老人不管不问,没有一个人支付赡养费,数年来从来没有看望老人。因为不识字他找人代写了诉状,显然,老人为了这次诉讼是做了准备,很快办完立案手续。老人起身要走,我看老人身体虚弱,希望他在这里休息一会,他说自己还要徒步三十多里回家,老人没有乘车只为了节省来回10元钱的车费,这时我才知道老人的日子是多么窘迫和困顿,不知道怎的我的眼睛忽然很酸很涩,我掏出自己口袋中的钱希望给他一点帮助,老人坚决地拒绝了。
因为这个案件立在了辖区法庭,我和法庭庭长电话联系说明了老人的身体情况,希望他们能快点办理这起案件。庭长冯春光刚好在院里办事,他让老人等一会儿,用法庭的车把老人送回家。在等待的时候,老人诉说自己的犹豫,他真是不想起诉自己的儿子,犹豫很久,他觉得丢人,他为孩子们的不孝脸红。但是现在的没有一点办法了,自个的身子骨儿自己知道,也没有几天日子了,但是老伴比他年轻身体还行,担心自己去世后,老伴没有照顾。多么重情重义的老人,孩子们不孝,他还一直顾忌着子女的面子,强撑在维持自己的生计,为了老伴今后的生活,这才下决心起诉子女。一个月多后的一天,老人的儿子来办理撤诉退费手续,我向他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他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非常痛苦和愧疚地说:“父亲辛苦了一辈子,自己没有尽一天孝心,俺不是人呀!”,原来是老人立案后没过几天就去世了。听了男子的叙述我的心情也是十分沉重,他现在后悔有什么用,我劝解他好好对待自己的母亲,这是他父亲最后的心愿,他郑重地点点答应了。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可是老人的伤心泪水和儿子的愧疚言语让我久久不能忘记。
我想起了自己上次回家看望父亲的情形,那天儿子因为喜欢父亲养的那条小狗坚决不回家,所以就在父母家呆了一个晚上,那天和父亲坐在平房的屋顶上聊天,说说小时候的事情,父亲显得兴致很高,母亲也是在一旁慈爱地附和着,这样的情景上一次应该是十几年前我们姐妹还在上学的时候,自从我参加工作之后,每次看望父母,在家从来没有呆过一个晚上,总是因为工作忙,孩子小各种各样的借口,想着以后有的是时间,和父亲呆在一起的时间真的很少。只是在春节午饭的时候我们姐妹兄弟五个才会团聚在父母周围,这时候的父母总是张罗着做各种各样的食物招呼我们。这次和父母谈谈心,才发现父母已经年迈,也需要关心和安慰,另一方面我想到自己对儿子的那份心。在这个周五下午的时候发现儿子的腿上生长了小小的囊肿,虽然儿子觉得没有什么不适的反应,但是医生告诉我们需要手术治疗的时候,我们夫妻担心的几乎整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到市区跑来三家医院进行复诊。尽快医生一再说是小问题,我的一颗心还有焦虑不安。父母对子女往往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而子女对父母又能尽多少孝道呢?可能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省。
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是人人各自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就会和睦安宁。孝敬父母,赡养老人,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我们自己的情感需求。“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出自本性尚且如此,何况人类!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