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残荷听雨声

  发布时间:2012-09-24 14:37:54


一场秋雨一场寒,小雨初歇,寒意渐浓。今年的秋天就是在这断断续续的场场细雨中铺就的,小雨漫不经心地敲打过日子,岁月却在不经意间换下了容装。滴滴答答的雨声诉说着季节里的故事,挽过时光之手悄悄走过。

趁着雨后初晴,和同事一起下乡分别为两个赡养案件发手续。通往村里的泥路还没有干透,再加上路面上本来就坑坑洼洼,我们的车子在颠簸中缓缓前行。透过车窗看到两旁绿油油的菜苗,刚被雨水冲刷过的叶子上还挂着摇摇欲滴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晶亮、通透。

我们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第一个案子中胡老太二儿子的家。二儿子在昏暗的堂屋里搓玉米,儿媳和我们交谈起来。我们表明来意后告知了他们案件的相关情况:其母亲她因患脑血栓在住院治疗,三个儿子都不管不问,只有女儿一人在医院陪护照顾并先后支付了10000多元的医疗费。但女儿家里也不太富裕,且为了照顾老人已经请了一个多月的假。老人在病情基本稳定,但医生说出院后生活很可能不能自理,考虑了这些情况后,全权委托女儿作为代理人要求三个儿子承担赡养义务。二儿子听后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继续忙着手里的活,好像生病的是一个与自己不相关的人一样。他妻子开始絮絮叨叨地给我们讲家庭中的矛盾,无非是抱怨老太太之前没有帮他们哄小孩、妯娌之间的恩恩怨怨之类的事。听后我们明白了,正是因为三兄弟之间不和睦,在赡养老人问题上谁都不想吃亏,相互推脱责任,造成了兄弟间较深的隔阂,老母亲躺在病床上也没人关心。我们给他们发完手续,后又给他们解释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

第二个案件的原告张老汉已年过八旬,共有五个子女,好在其他子女都比较孝顺,唯独小儿子没尽过赡养义务。张老汉走路巍巍颤颤,耳朵也听不太清,我们几经周折才找到他小儿子的家。得知儿子已外出打工,跟儿媳说明情况后,儿媳的情绪非常激动,口若悬河地说了很多老人待他们不好,给他们分的地少的怨言。待她说完后,我们耐心地跟她解释,情绪平静后,她终于同意到法庭参加调解。

回来的路上,阵阵凉风钻进车窗,只觉得寒气袭人,厚重的潮湿弥散在空气中挥之不去。不远处的一方荷塘中枯黄的荷叶被无力的托起,叶子有的残破,有的蜷曲,有的倒伏泥淖之中。繁华落尽,荷已成殇,仿佛香消玉殉,身形憔悴的老人。

垂暮的生命就像秋塘里的残荷,经历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蓬勃,展现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艳,生命的末端虽然只能在孤独中体味菡萏香销翠叶残。穷尽毕生精力追随短暂的光年,仍然不忘将自己的果实深埋于淤泥。深藏在淤泥里的不仅是种子,也是紧裹的爱,因为她希望自己的种子能够成为下一个夏天最清新、明丽的风景。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轮回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一些赡养案件中,部分是因为老人曾经确实有过过错或不公,然而作为子女,我们不能过多地苛责父母至善至公。因为他们给了我们这有且仅有一次的生命,这才是我们行立于世的宝贵财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对于自己的至亲至爱还有必要锱铢必较,以至于把这些感情都掰开了、撕裂了、揉碎了吗?倘若内心已凉薄至此,是否还有一种感情能够成为支撑我们前行的勇气?残荷听雨声,唯愿老有所依。

责任编辑:赵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