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我相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依靠恐怕是最珍贵的,也是最重要的。对于何老汉老两口来说,这种依靠是他们最期盼的,也是希望子女们能给予的。这些从何老汉四次到法院来就能得到的答案。
何老汉和老伴70多岁了,四个儿子都已成家,老两口身体还算硬朗,生活也能自理,就一直单独生活。日子一天天平静的过着,但是变化也在悄然出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年轻人都在街边、大路边盖起楼房,何老汉的四个儿子也搬到路边,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最后,何老汉两人成了守候村庄的最后人。
人们常说:鸟老依雏。人老了会觉得孤单,更希望离子女近些,看着也是安慰,也是一种依靠。何老汉就打算和子女们同住,为的就是这种安慰和依靠,但是当他把这种想法向儿子提出时,却遭到反对:路边车多,老人生活没有在下边村里方便。这些理由让老两口无话可说。老两口也就只有和老村庄相伴,有空时来到儿子门前站站做做,看看自己的子孙。
时间一天天飞走,老人也愈发苍老,特别是每当逢年过节时,老人愈觉得孤单。于是,老人试着向儿子们提出过节一起过,当再次遭到拒绝时,两个老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年轻时条件不好,吃饭都是大问题,但他们尽力抚养四个孩子,尽力让孩子们吃得饱,现在自己人老了,没能力了,孩子们却疏远了自己,想和他们一起过个节就很难,想到这里,不觉泪水湿眶……
到法院之前,老汉也试图通过熟人能说动自己的儿子,过节时让老人和他们一起过,但是每次都没有结果。尤其让自己难过是前些时间自己生病时,四个儿子没一个下来看看他,只有自己的老伴陪着自己,他的心里愈发冰凉,他也担心万一哪天自己不在了,自己的老伴一人在村庄里,无人问管,该怎么办呢?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老两口颤巍巍的走进了法院,希望法律能为他们解决这个难题。最后,在院领导出面协调各方的力量下,四个儿子同意各腾出一间房子让老人轮流住,老人总算来到孩子的身边,心里多出几分踏实。
这个本能按照中国的传统礼仪就能轻易化解的问题,却让两个老人为此苦恼了几年,也许是现代快速的生活让年轻人忘记了一些东西,但是孝敬体贴老人却是每个子女最基本的义务,是不应该忘的。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尽力给父母物资上精神上的关爱,这不仅仅是为父母尽的义务,因为当我们有一天老的时候,自己的子女才能同样给我们一份依靠,让我们安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