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合法财产亟待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09-06-08 09:01:50


   据全国老龄委数据表示,中国是目前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而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3亿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 %以上,本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多。无论是农村老人或是居住城市有工作而退离休老人,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的储蓄和财产,而老年人晚年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如何理财和对子女的怎样分割,继承自己的财产,面对种种困境和危机,从下面几则案例中不难看出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财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怀和重视。

   再婚老人继承遗产难。52岁的刘芳(化名)年轻守寡,后经人介绍,与刚退休不久的61岁的王志国(化名)老人结婚,但婚后彼此生活不到一年,王志国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死亡。王退休后身边有存款10余万元及遗留的商品房一套和其它家中财产。当办完丧事第二天,刘芳老人尚沉浸在丧夫之痛之中,而王志国的儿女就限令其刘芳在三天之内搬离王家,并告诉刘说,家中所有财产和王的存款没有刘一份。怎样来还怎样走。王芳一气之下卧床不起。那么刘芳老人真的像王志国儿女们所说的那样,王志国的身前身后遗产没有刘芳的份额吗?法律的回答是否定的。我国婚姻法第24条有明文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而老年人再婚夫妻在取得婚姻登记机关的结婚证明后,就是合法夫妻,婚姻法上所说的夫妻当然也包括老年人再婚的夫妻,老年人再婚夫妻双方当然也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刘某与王某虽结婚时间较短,但他们属于合法夫妻,我国《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刘某是继承法中所指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当然可以继承王某的遗产。

   以赡养为名侵占老人财产。75岁的赵老汉于前年老伴去逝后,便想跟着儿女们生活,但儿女们说,你得先把手里的5万元积蓄和4间房屋及其他财产全部分给我们,这样我们才能给你养老送终,否则,你就请一个保姆每月伺候你吧!而诸不知,赡养老人是法定的义务,不能有任何附加条件,更不能把给付老人赡养费和赡养老人作为权力,向老人索要或侵占老人财物。同时,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义务。而老人的赡养费和平日积蓄所购置的财产,其所有权应归老人所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同时规定了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它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而特别在广大偏远的农村,对于以赡养为借口侵犯老人财产的案例时有发生。

   老年人处理自己的财产难。85岁的马老太因晚年儿女们多有不孝,邻居王某经常对马老太生活起居或看病住院多有照顾;而马老太想在去逝前,把自己的两间旧瓦房赠予让邻居王某所有以报答王某对自己的多年照顾之恩,谁知他这一想法被儿女们知道后却遭到了儿女们的一致反对,为了不让马老太的房屋赠予王某所有,马老太的儿女们悄悄背着自己的母亲将老人的房产所有权变更到自己的名下,意欲马老太无权利赠予,使老人的合法财产自己无权处理,权利受到侵害,马老太在心理上受到了极大打击,在很短时间内马老太一气之下便含恨离开了人世。而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自有或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租赁关系。”“老年人有权依法处分个人的财产,子女不得不涉,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老人理财遭冷落。现年60岁的浦老汉用25万元养老金委托唐某买国债,却被唐某拿去炒股亏了8万元,浦老汉一怒之下将唐某告上了法庭。法院审理认为,唐某在受浦老汉委托进行证券买卖过程中,利用其知晓该资金帐户密码的便利条件,超越委托范围,将原告准备长期特有、获取稳定收益的国债擅自卖出获取资金后购买股票,被告的行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为此,法院判决唐某赔偿浦老汉经济损失8万元。本来,储蓄或是购买国债是老年人比较稳健的理财选择,但据调查发现,受子女们的影响,一些老人的投资观念也有所改变。他们开始舍弃收益,相对较低的储蓄和国债而转向收益高、回报快的投资方式。然而,真正操作起来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为此,本案的法官提出感叹,协同老人理财,政府应助一臂之力。

   无论是社会人员或是老年人的子女,近亲属,都应依法保护与正确处理老年人之间的财产纠纷,更不能以种种理由和借口侵犯老年人的合法财产。窃以为,要想保护老年人的合法财产,除儿女们自身做到外,政府更应该出面对侵犯老年人财产的违法行为进行劝阻、教育和调解,同时,老年人也要增强法律保护意识,对侵犯自己财产的违法行为,无论是社会人员,子女或近亲属都要敢于打破情面,就象本文介绍的浦老汉那样理直气状的诉诸于法律,用法律的利剑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不受任何侵犯。

责任编辑:赵晖 夏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