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效率就是正义

  发布时间:2012-11-16 14:11:19


国庆长假,大学毕业二十年的同学们聚到了一起。我的一位室友知道我在法院工作,对我大倒苦水:前年冬天,因一起三万多元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在外地某一个法庭起诉,经调解结案,调解协议签字后没有当天给发民事调解书。后通过电话联系,承办法官说调解书已经寄出去了,可他就是收不到。一份简单的民事调解书,他等了一个月,也没有收到。而这一个月,他几乎每天都在想这个事,盼邮寄的来的调解书。结果,他只好再次驱车近二百里路到那个偏远的法庭去取。到那儿,该案民事调解书还没有打印出来。他只好等,等到下午四点多钟才拿到民事调解书。此时,夜幕即将降临,在苍茫的暮色中,他一个人又驱车二百里回到了家。最后,他意味深长地说:兄弟,你和你的同事不会这样玩儿吧?!

听了他的一番话,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隐痛,并深有感触。家中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出门在外办事,有许许多多困难等着自己,就如同一道道透明的玻璃墙,看似没有,却又让自己不时触墙。而坐于办公室,无求于别人的人却感受不到,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其实从别人的眼里,才可以看到一个更真实的自已。

就拿我的室友来说,本来拿一份民事调解书,举手之劳。然而对于他,却大费周折。电话费、汽油费不说,时间就花费了近一个月,这种成本不可谓不大。当然此人属有车一族,经济条件还好。如果换作一个普通的经济又不宽裕的农民来说,那就更惨了,最糟糕的结果就是任人恩赐,听天由命了,合法权益保障何从谈起?

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和效率就是正义。西方有谚语:“迟来的正义非正义。”此言不虚。从经济角度看,也许对于人而言,时间就是最宝贵的资源,稀缺有限而又不可再生。因而时间就是最昂贵的成本。正义等待的过程,便是时间的失去。除此而外,为了追求实体的正义,人还会付出许多的物质成本(各种开支费用)与机会成本(比如做生意、工作、与家人团聚等等)。

法官,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之人,应该洞察民情,关注民生,应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与社会阅历,以己之情感体验去理解别人,关爱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平时的审执工作中,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其感受,思考其行为,关注其诉求。

时间和效率即是正义。作为法官,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当事人诉讼的时间成本,让他们少受讼累,各得其所,重新开始正常的工作生活。

 



责任编辑:赵娜    


 

 

关闭窗口